第66章 穿越都不干(第2页)

 雍正爷这日子过得,真是比上班打卡还辛苦!别人呈上来的密折,只有他自已能看,看完还得绞尽脑汁思考一番,然后写回话,作出指示和批示。最后,还得派专人把这些密折再送回去。你说这活儿,一个人对几百人,甚至上千人,能不累吗? 

 雍正当政的那13年,每天光是写的文字都上万个,简直比现代人加班还拼命!早上起来,密折堆成山,晚上睡觉前,还得再批几份。这日子过得,简直就是在和时间赛跑! 

 不过,累也有累的好处。首先,雍正爷通过这种方式,直接掌握了大量的一手信息,了解了全国各地的真实情况,避免了信息被层层过滤和扭曲。其次,这种高强度的工作,也让雍正爷的决策更加精准,用人更加得当。毕竟,亲自过问每一个细节,才能确保不出差错嘛! 

 当然了,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雍正爷的书法水平肯定突飞猛进,说不定还能成为书法大家呢!不过,估计他也顾不上这些,毕竟每天那么多密折等着他批,哪有时间练字啊! 

 总之,雍正爷这工作强度,真是让人敬佩。不过,也难怪他能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勤勉皇帝,这样的工作态度,不成就一番事业才怪呢! 

 雍正爷这13年的执政生涯,简直就是一场“财政奇迹”的上演!要知道,他接手的是老爹康熙留下的一个“烂摊子”。康熙爷虽然把大清帝国打造得看起来威风凛凛,但实际上国库空虚,只剩下800万两白银,这可真是外强中干啊! 

 但雍正爷不一样,他一上任就开启了“加班模式”。每天面对堆积如山的密折,不仅要批阅,还要思考对策,写出详细的指示。一天下来,光是写的文字都上万个,这工作强度堪比现代的程序员加班熬夜! 

 然而,正是这种超负荷的工作,让雍正爷把国家财政一步步扭转了过来。短短13年,他就把国库从800万两白银变成了6000万两!这可不仅仅是数字的变化,而是整个国家经济面貌的彻底改善。雍正爷的勤勉和智慧,真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更厉害的是,雍正爷留下的这笔丰厚遗产,让他的儿子乾隆有了足够的资本,继续折腾了60多年。乾隆爷能够在位期间大兴土木、征战四方,甚至举办各种盛大的庆典,全靠雍正爷打下的坚实基础。要是没有雍正爷这么辛苦地批奏折、治理国家,大清帝国可能真就在乾隆手里撑不下去了! 

 所以说,雍正爷不仅是大清帝国的“救火队长”,更是乾隆盛世的幕后英雄。他的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