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的故事云海瑞
第79章 少年天子(第2页)
他微微一笑,语气转为温和:“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大家都回去好好想想,怎样才能更好地为国家效力。朕期待着各位的好消息。”
大臣们齐声应诺,一个个退了出去,心中却都在盘算着下一步该如何行事。乾隆皇帝目送他们离去,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这朝廷里的水虽然深,但朕有信心,一定能把它搅得翻天覆地!”
乾隆皇帝登基之时,虽说他有着天纵之才,可面对庞大的官员队伍,心中难免有些许忐忑。要知道,当时全国上下,文官两万,武官七万,这比例一看就知道,武官比文官多得不是一星半点儿。这背后的原因其实简单得就像小孩子数数——文官治民,一个县一个县令就足够了;但武官就不一样了,一百来号人就得有个正七品的把总来管,这级别跟县令差不了多少,于是乎,武官的数量自然就水涨船高了。
乾隆皇帝深知,要想驾驭这庞大的官员队伍,非得有一套自已的方法不可。他可不是那种只会躲在宫里发号施令的皇帝,而是个喜欢亲自上阵,甚至偶尔还会扮成平民去民间微服私访的主儿。登基之前,乾隆虽仅有两年的从政经验,但他早已练就了一副“火眼金睛”,能一眼看穿人心,辨别忠奸。
乾隆一上台,就给自已定了个小目标:要把这朝廷里的水给搅浑了,让那些想混水摸鱼的人无处遁形。当然,这只是个比喻,实际上他是要整顿吏治,肃清朝纲。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乾隆首先对身边的亲近之人进行了严格的筛选,确保他们都是忠心耿耿之人。然后,他又开始了对各级官员的考察工作,这过程就好比是他在寻找一颗颗可以信赖的棋子,以便在未来的大局中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