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痴情?(第2页)
你看他,满语、蒙古语、藏语都玩得转,对藏传佛教和儒教也是情有独钟,甚至对欧洲绘画都入迷得不行。可就是对伊斯兰文明,那是一点儿好奇心都没有。乾隆觉得伊斯兰教那些教义啊,太死板,不适合他这种“灵活多变”的统治者。让他为了政治利益去改信伊斯兰教?那简直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啊,乾隆对新疆地区就采取了“间接统治”的策略。大小和卓被平定后,天山周边地区的人都跑得差不多了,乾隆一看,这地儿可不能荒着啊!不然万一哪天又冒出个什么部落来,宣称这是他们的地盘,那可就麻烦了!
于是呢,乾隆就琢磨着在这儿搞个大规模的“移民计划”。他鼓励军民定居到这遥远的西部边疆,还投了巨资建新城,让八旗和蒙古兵丁带着家属来定居,保卫边疆。这一招可真是“高明”啊!不仅解
决了边疆空虚的问题,还顺便给那些贫民找了个安身之所。
说起新疆的锡伯族啊,那还得感谢乾隆皇帝呢!当年乾隆平定了新疆之后,就从东北调了锡伯人到当地去住房。为啥选锡伯人呢?因为他们骁勇善战啊!这简直就是给新疆地区“加码”的神操作!这样一来,新疆不仅有了新居民,还多了股“战斗力”,乾隆皇帝这招“一举两得”,可真是玩得溜啊!
从他老祖宗皇太极,到他太爷爷顺治,爷爷康熙还算不错,老爸雍正也没这毛病,到乾隆那可就不得了啦,一个个都是多情种子,而且前面那几位还就偏爱二婚的。我记得电视剧《康熙王朝》里有一段经典的对话,孝庄问她孙子玄烨:“你是要江山还是要美人啊?”玄烨琢磨了一会儿,果断回答:“祖母,我要江山!”孝庄听了,满意地点点头说:“这就对咯,只可惜你父皇顺治不明白这个道理,有了江山还怕没美人吗?”以上这段话呢,就送给那些为了所谓的爱情,就把事业扔一边不管不顾的男同胞们,大家一起共勉哈!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老话儿,在容妃身上那可是体现得淋漓尽致。她兄长病逝,爵位差点儿就“泡汤”了,可乾隆爷一挥手,就把喀沙和卓的儿子托克托过继过去,辅国公的爵位就这么保住了,后来还升级成了镇国公,这简直就是“爵位保卫战”的典范啊!
到了乾隆四十六年,皇帝在圆明园大摆宴席,那时候豫妃、庆贵妃、皇贵妃都“领盒饭”了,容妃和卓氏那可是坐稳了西边头桌的首位。到了年底,她的地位又噌噌往上涨,直接坐到了东边第二位,这简直就是“后宫升职记”的现场版啊!容妃47岁那年,那可是她人生中的“高光时刻”,地位、殊荣啥的都来了。可惜啊,后来身体不给力,公开露面少了,乾隆爷就经常单独给她送东西,晚年时期更是容妃常伴左右,这感情,简直就是“老夫老妻”的节奏啊!乾隆五十三年,乾隆爷还给容妃送了十个冬橘,这可是最后一次赏赐了。同年,容妃就在圆明园内“仙逝”了,享年55岁。她这一生啊,跟着乾隆下江南、游泰山、赴盛京、拜孔庙,啥都经历了,就是没能再看一眼故乡的明月,这大概就是她唯一的遗憾吧!容妃离世后,乾隆爷那是悲痛欲绝,为了让宫里人都记住这位异乡的美丽妃子,他按照容妃的遗愿,把她的珠宝首饰都分给了妃嫔公主们,这简直就是“遗产大放送”啊!乾隆爷晚年,经常怀念容妃、愉妃、皇后,这大概就是“老年人的日常”吧!
至于容妃的死因嘛,那可就神秘了。历史上没记载清楚,影视文学作品又瞎编乱造,整出了好多个版本。有说香妃遗体被嫂嫂护送回喀什安葬的,有说运回去的是乾隆找木匠仿制的“赝品”,真正的香妃被乾隆秘密葬入清东陵的,这简直就是“悬疑大片”啊!后来考古工作者打开了清东陵容妃墓,一看那回部服饰和棺木上的阿拉伯文,身份立马就确认了,容妃就是乾隆后宫中唯一的维族妃子,也就是那位传说中的香妃。至于她身怀异香的秘密嘛,其实就是少数民族从小佩戴香包的习惯,让香妃身上有了那么一股子自然的香气,这简直就是“天然香水”啊!
那墓中的遗体一经比对,嘿,墓主人去世时年龄竟是个五十多岁的“老人”,和正史里的记载那是严丝合缝,对得不能再对。这下可好,“太后因香妃那狐狸精般的魅力迷得皇上神魂颠倒,一怒之下赐她上西天”的传言,就像个脆弱的肥皂泡,“噗嗤”一下,破得无影无踪。再说了,皇太后1777年就驾鹤西去,而咱们的容妃呢,愣是又多活了十一年,1788年才与世长辞,这时间线一捋,容妃被太后赐死?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