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首富来了(第2页)

 想当年,康熙皇帝一怒之下,把太子胤礽给废了,还把他关进了咸安宫。这胤礽啊,也是够倒霉的,两次被废,两次都被关在这里,简直就是“牢狱常客”了。后来呢,他在这儿一直待到去世,咸安宫也就成了个“无人区”,荒废得不成样子。可是啊,这雍正皇帝可是个“勤俭持家”的好皇帝,他看咸安宫这么空着也不是个事儿,于是就把它改造成了个学堂,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咸安宫官学

”。这学堂啊,可是专门培养内务府上三旗子弟和景山官学里的“学霸”们的,简直就是清朝的“清华北大”啊!到了乾隆年间,这学堂还换了个地方,搬到了器皿库之西,虽然地址变了,但名字还是那个响当当的“咸安宫官学”。咱们这和珅啊,就是在这里,开启了他的“学霸”之路,也为他后来的发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所以啊,你看这咸安宫官学,从“牢狱”到“学霸摇篮”,这转变可真是够大的!不过啊,这也说明了,人生嘛,总是充满了惊喜和转折,就像和珅一样,谁知道他当年在咸安宫官学里读书的时候,会不会也想过自己将来会成为乾隆爷身边的大红人呢?乾隆皇帝呢,更是对这帮小子寄予厚望,下旨要求对他们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素质教育。除了上述那些技能,还得让他们学学法律条文、政府报告啥的,甚至还得时不时地扔个任务给他们,练练手,写写稿子,处理处理案件。

 咱们这和珅啊,那可是满洲正红旗的出身,家族里还有个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袭爵位,老爸常保还当过福建省的兵马副都统,那可是个大官儿!所以啊,和珅这小子,凭借着这“硬核”的背景,成功获得了考试入学的资格。考试那天,和珅那是信心满满,笔走龙蛇,一顿操作猛如虎,成功考入了咸安宫官学。这一考啊,可就把和珅的命运给改写了,从此他走上了“人生巅峰”,成为了乾隆爷身边的大红人。

 乾隆爷,那可是清朝的“武功担当”,一生追求的就是个“十全武功”的荣誉称号。咱们这就来盘点盘点这“十全武功”背后的那些事儿,特别是那白花花的银子,可是流了不少呢!首先,咱们说说那第一次大小金川之战。乾隆爷一拍大腿,说:“打!”结果呢,2000万两白银就这么“嗖”地一下飞出去了,跟放烟花似的,璀璨夺目,但心疼啊!接着,平定准噶尔那两场大战,达瓦齐和阿睦尔撒纳这两个“刺头”,让乾隆爷又掏了3500万两白银。这银子花得,乾隆爷心里那个五味杂陈,但面上还得装得跟没事人一样,毕竟,这可是“武功”嘛!然后,南疆的大小和卓也来凑热闹,乾隆爷又是一阵忙活,2000万两白银又没了。这银子花得,乾隆爷都快要怀疑人生了,心想:“这武功,也太费钱了吧!”还有那场清缅战争,1340万两白银,虽然比前面的少了点,但乾隆爷还是肉疼啊。毕竟,银子不是大风刮来的,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啊!再来说说那第二次平定大小金川,这次更是不得了,7500万两白银!乾隆爷估计都快要哭了,心想:“这大小金川,简直就是我的‘碎钞机’啊!”还有平定林爽文那场,1000万两白银,虽然不多,但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乾隆爷心里那个无奈啊,但又不能不打,毕竟,这可是关乎国家颜面的大事!最后,还有平定安南那场,1100万两白银。乾隆爷这时候估计都麻木了,心想:“这武功,简直就是烧钱的游戏啊!”这么一圈下来,乾隆爷的国库都快被掏空了。这时候,咱们的大财神爷和绅出现了,简直就是乾隆爷的“及时雨”啊!和绅这人,那可是有本事的,给乾隆爷找来了不少银子,让乾隆爷的财路又畅通了起来。所以说啊,乾隆爷的“十全武功”,背后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在支撑着呢!这连年的战争,虽然让乾隆爷的武功赫赫有名,但也让国库空虚得厉害啊!幸好有和绅这位大财神爷在,不然乾隆爷可真要愁白了头了!

 咱们今儿个聊聊这位大名鼎鼎的朋友——和绅,哦不对,是钮钴禄·善保,后来改名叫和绅的那位。这家伙,满洲正红旗人,出身那可是相当的“根正苗红”。和绅这名字啊,可不是他出生就有的,而是上学后先生给改的,寓意着“和和美美,绅士风度”。他老爸叫常保,是乾隆爷的贴身侍卫,世袭的三等轻车都尉,后来还升到了福建八旗驻防军的副都统,正二品的武职呢!这职位,听起来就威风凛凛,让人羡慕不已。按理说,和绅这家伙应该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滋润。可谁承想,命运这家伙就是爱开玩笑。他老爸在福建任上突然病倒了,一命呜呼,留下了和绅这个小家伙和他弟弟和琳。更惨的是,他老妈在他三岁的时候就因为生和琳难产去世了。这下,和绅成了真正的“孤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