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王杰(第2页)
乾隆一走,嘉庆亲政,那可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就直接烧到了和珅头上。嘉庆宣布了和珅二十大罪,这简直就是“罪状连连看”啊!而负责调查和审判和珅的“审判长”呢,就是咱们的王杰大哥!嘉庆还特地派了刘墉和乾隆的第十一子成亲王永瑆来当“陪审团”。
说起来,王杰可比阿桂更让和珅“头大”。阿桂虽然也瞧不起和珅,但毕竟年纪大了,有心无力,只能“干瞪眼”。而王杰呢,那可是正直不阿,为官清正廉洁,不仅敢当面让和珅下不来台,事后和珅还没辙报复他。这简直就是和珅的“克星”啊,让和珅头疼得要命,心里估计都在想:“这王杰,简直就是我的‘噩梦’啊!”
阿桂那哥们儿,虽然也挺能“扛”,但还是没活过和珅。而王杰呢,那可是“长寿之星”,一直跟和珅“杠”到底。终于,嘉庆亲政了,王杰这下可算是“熬出头”了。他亲自给和珅送上白绫,把和珅“送”上了黄泉路,这简直就是“大快人心”啊!和珅被赐死后,王杰那可是“春风得意马蹄疾”,继续受到嘉庆的重用。他接替了和珅的位置,成了嘉庆的首辅大臣,那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啊!
王杰一直干到嘉庆九年(1804年),80岁高龄才“退休”去世。嘉庆呢,也是够意思,亲自给王杰写了悼亡诗,称赞他“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品行高洁,敢斥恶邪”。王杰这辈子,简直就是“正义之士”的典范,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乾隆朝那会儿,除了阿桂和王杰这俩“硬骨头”,其实还有一些重臣没“投靠”和珅。比如名将傅恒的儿子福康安,这家伙虽然跟和珅争宠,但说实话,他更像是和珅的“竞争对手”,而不是真正的“对手”。而且福康安这家伙,奢侈得要命,官品、人品都不咋地,跟和珅比起来,也就是“五十步笑百步”。
再来说说董诰,这位大学士兼军机大臣,他倒是暗中反对和珅,但也就只敢“暗地里”搞搞小动作,哪敢像王杰那样当面让和珅下不来台啊?他也就是个“窝里横”。
还有嘉庆的老师朱珪,最初那也是敢于正面对抗和珅的。但和珅这家伙太狡猾了,几次使坏陷害朱珪,先把他外放为两广总督,后来还降级为安徽巡抚。朱珪这下算是明白了,和珅势大,惹不起啊!于是他就开始“忍气吞声”,还教导嘉庆也要忍,一定要等到乾隆去世后,再收拾和珅。这简直就是“忍者神龟”的典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