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太上皇导师(第2页)

 嘉庆皇帝呢,虽然名义上是“一把手”,但实际上还是个“太子”待遇。他即位的第一年,乾隆爷那是一点权力都不肯放,嘉庆呢,也只能继续当他的“乖宝宝”,跟以前当太子的时候没啥两样。不过啊,嘉庆皇帝可是个“大孝子”,他一点也不在乎能不能早点“接班”,心里想的是:“父皇啊,您慢慢来,我不急,您先玩着,我等您玩够了再接手!”这心态,简直就是“佛系皇帝”的典范啊!

 乾隆爷这人啊,就算是到了87岁高龄,那脑子还是跟明镜似的,就是说话开始“卡壳”了。这不,前首席军机大臣阿桂一走,乾隆爷立马就把和珅这位“心腹小弟”提拔成了首席军机大臣,那速度,比快递小哥送外卖还快!乾隆爷这是想啊,就算我身体不行了,朝政这摊子事,还是得我说了算!

 嘉庆皇帝呢,

看着和珅那权势滔天的样子,心里那个憋屈啊,就像是吃了个没熟的柿子,又涩又堵得慌。但他没办法啊,只能忍气吞声,就算乾隆爷病得都快认不出人了,他也没敢对和珅这位“父皇的宠臣”动一根手指头。嘉庆皇帝这“忍者神龟”的功夫,可真是练到家了!

 等到乾隆爷一走,嘉庆皇帝这才算是“熬出了头”,立马就把朝政大权给收了回来,那感觉,就像是终于拿到了游戏的“终极装备”,可以开始大显身手了!

 说起来啊,乾隆爷在世的时候,嘉庆皇帝那可是“乖得不得了”,对乾隆爷退位不让权的行为,那是一点怨言都没有。这嘉庆皇帝啊,就像是乾隆爷精心挑选的“孝顺听话版”继承人,不需要你多聪明,只要你乖乖听话,孝顺就行!这乾隆爷挑继承人的眼光,还真是“独有一番风味”啊!

 富察皇后一走,乾隆爷的心也跟着碎成了二维码,扫一扫都是“立储伤痛”四个大字。从此,立储这事儿就成了乾隆爷心里的“禁区”,谁提跟谁急,大臣们也都学乖了,一个个都闭上了嘴,生怕哪句话说不对,就触动了乾隆爷的“伤心弦”。

 时间一晃,就到了1773年,乾隆爷已经63岁了,按现在的话说,那就是“奔七”的人了。这时候,继承人问题就像个躲不开的“大龄剩男”问题,乾隆爷就算再不情愿,也得硬着头皮去面对。

 这时候,十二阿哥永璂就像是“相亲市场”上的热门人选,为啥?因为他的生母是乾隆爷的第二个皇后,按理说,立嫡子的话,永璂那绝对是“种子选手”。可偏偏,乾隆爷和这位继后那拉氏先生之间,那矛盾深得跟马里亚纳海沟似的,最后还闹了个“皇后被废,郁郁而终”的尴尬局面。

 这下可好,十二阿哥永璂直接从“热门人选”变成了“冷门选手”,就因为他是废后的儿子,这皇位竞选资格,就这么“嗖”地一下,没了!乾隆爷这心里,估计也是五味杂陈,既惋惜又无奈,毕竟,这也不是他想要的结果啊!只能说,这皇位继承,还真是个“看天吃饭”的活儿!

 乾隆爷这回可是真的“接地气”了,嫡子没了,他只能把目光转向那些庶子们,心里那个不甘啊,就像是吃火锅没了牛肉,只剩下蔬菜拼盘一样。不过,这嘉庆也是够幸运的,就这么“躺赢”进入了皇位继承人的候选名单。

 乾隆爷考校了一番剩下的皇子们,那场面,就像是班主任在选班干部,左看右看,最后挑了个看起来最“佛系”的嘉庆。为啥选他?估计乾隆爷心里想的是:“这小子虽然没啥大架子,但胜在稳当,不会给我惹事。”于是,嘉庆就这么“莫名其妙”地成了大清的储君。

 乾隆三十八年,乾隆爷已经过了花甲之年,他跑到天坛去祷告,那心情,就像是家长送孩子参加高考一样,既紧张又期待。他心里那个嘀咕啊:“前两个储君都短命,这回永琰你可得给我挺住啊!”他还跟老天爷做了个“交易”:“永琰要是能继承大业,你就保佑他;要是他没那个命,你就让他早点走,别祸害天下苍生。”这祷告,简直就是“皇位版”的《祈祷》啊!

 多年以后,嘉庆平安无事地长大了,乾隆爷那颗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了,心想:“这小子,看来还真是有两把刷子。”于是,在退位之前,乾隆爷还特意给早逝的令皇贵妃“升了职”,册封她为皇后,这样一来,嘉庆皇帝就拥有了嫡子的身份。乾隆爷这操作,简直就是“执念终结者”,终于圆了他那个“嫡子继承皇位”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