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保护伞(第2页)

 

 大臣们一看,哎呀妈呀,这上面写的竟然是永琰的名字!再跟乾隆爷身边的备份一对照,一模一样!这下,大家伙儿才恍然大悟,原来永琰这小子,早就成了“隐形太子”了!
 

 永琰呢,也是一脸懵圈,心想:这皇位怎么就落到我头上了呢?不过,既然已经“被立储”了,那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后来,他就成了我们熟知的嘉庆帝,而这段“秘密立储”的趣事,也成了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那和珅啊,在1773年到1795年间,就像是个蒙着眼睛玩捉迷藏的小朋友,根本不知道永琰这小子是未来的“大boss”。所以嘛,不讨好永琰也是情有可原,毕竟谁也不想瞎猫碰上死耗子,万一拍马屁拍到了马腿上,那可就不妙了。
 

 可到了1795年,这永琰的身份就像是被揭开的谜底,明晃晃地摆在了大家面前——太子!这时候的和珅啊,就像是站在了悬崖边上,一边是乾隆爷这位“老东家”,一边是即将上位的嘉庆帝,他这心里头啊,那是七上八下的。
 

 按理说,1796年正月,乾隆爷正式禅位给嘉庆之后,和珅这家伙应该机灵点,赶紧跟嘉庆套近乎,毕竟以后的日子还得靠这位新老板罩着呢。可和珅呢,却像是个被点了穴的木头人,一动不动,连个表示都没有。
 

 这是为什么呢?嘿,你还别说,这和珅啊,其实心里头明镜似的。他心想:乾隆爷这人啊,权欲重得很,别看他现在禅位了,可心里头还是惦记着那点权力呢。我要是这时候跟嘉庆搞得太近乎,乾隆爷一生气,那我可就完蛋了。再说了,嘉庆这人啊,心思深沉,我可摸不准他的脾气,万一拍马屁拍到马蹄子上,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啊,和珅这家伙就选择了“按兵不动”,既不得罪乾隆,也不轻易去讨好嘉庆。他就像是个走钢丝的演员,小心翼翼地保持着平衡,希望能熬过这段尴尬时期。可惜啊,他最终还是没能逃过嘉庆的“秋后算账”,落了个身败名裂的下场。不过话说回来,这和珅啊,也算是历史上的一个“奇葩”人物了,
 

 那和珅啊,可真是个机灵鬼,历史书上都记着他那“独一份”的讨好嘉庆的壮举。那是在乾隆宣布太子密旨的前一天,和珅这家伙像是开了天眼似的,竟然提前从乾隆爷那里套出了永琰是太子的秘密。于是呢,和珅当天晚上就迫不及待地跑到了永琰的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