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登基大典(第2页)

 嘉庆25年的8月27日,公历一八二零年的十月三,这天可是个大日子!紫禁城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为啥?因为咱们的大清帝国要迎来入关后的第五次“换班仪式”,也就是登基大典啦!

 说到这,你可能就纳闷了:“嘿,这道光皇帝不是大清入关后的第六代掌门人吗?怎么才第五次登基大典呢?”哈哈,这你就得听我慢慢道来了。

 原来啊,这嘉庆皇帝当年接班的时候,情况有点特殊。他老人家虽然是皇帝了,但上面还有个“太上皇”乾隆爷坐着呢,那气场,那威望,嘉庆皇帝哪敢轻易搞什么登基大典啊,生怕一不小心就抢了乾隆爷的风头,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啊,嘉庆皇帝就这么默默地接了班,没搞啥大动静。这一来,到了道光皇帝这儿,虽然他是第六代君主,但登基大典嘛,还是得算第五次,毕竟嘉庆那次算是“低调接班”嘛。

 这下你明白了吧?咱们这道光皇帝,虽然是个“六代目”,但登基大典的编号,却只能屈居“第五”了。不过话说回来,这并不影响他后来成为一位勤政爱民、谨小慎微的好皇帝,对吧?毕竟,编号只是个形式,重要的是内容嘛!

 乾隆爷那时候,可真是潇洒走一回,搞了个传位大典,皇位就这么轻描淡写地传给了嘉庆。嘉庆呢,也懂事,知道老爸还在世,不敢太张扬,登基大典这事儿,也就这么悄悄地搁置了。其实啊,就算嘉庆有想法,乾隆爷那眼神儿一瞪,估计嘉庆也得立马打消念头,毕竟老爸的威严在那儿摆着呢!

 这一搁置,可不得了,大清帝国整整85年都没见过登基大典的热闹场面了。朝廷里的官员们,一个个都跟没见过世面的孩子似的,对登基大典充满了好奇和期待。这突然说要搞,大家都懵了,咋整啊?

 于是,礼部那些臣子们就开始忙活了,跟寻宝似的,翻箱倒柜地找资料,研究图书档案,生怕漏掉一个细节。他们还时不时地跑去请示道光皇帝,这个行不行?那个对不对?搞得道光皇帝都有点儿不耐烦了,心想:“你们这群人,怎么连个登基大典都不会搞?”但没办法,还是得耐着性子跟他们一起琢磨。

 终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登基大典的细节都确定下来了。8月27日这一天,午门外那叫一个热闹,皇帝的大驾、卤布、驯象、仗马,全都整齐地侍立着,太和门内外也是音乐声声,中和韶乐和丹陛大乐交替响起,听起来就让人心潮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