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名存实亡(第2页)
话说这一日,石达开率领着他的部队一路风尘仆仆地赶到了西门。然而,当他们准备出城时,却遭到了守门卫兵的阻拦。那些卫兵们手持长枪,一脸严肃地站成一排,将城门紧紧守住,丝毫没有放行的意思。
石达开见状,眉头微微一皱,眼中闪过一丝寒意。只见他猛地一挥右手,大声喝道:“杀了这些挡路之人,速速出城!”他的声音如同惊雷一般在空中炸响,震得在场众人皆是心头一颤。
随着他一声令下,其身后的士兵们如猛虎下山般朝着那些守门卫兵扑了过去。一时间,喊杀声、兵器相交之声不绝于耳。而石达开则亲自策马冲在最前面,手中长刀挥舞得虎虎生风,所到之处,鲜血四溅,敌人纷纷倒地。
没过多久,那些守门卫兵便被杀得七零八落,再也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石达开趁机带领着部队成功冲出了城去,眨眼间便消失在了远方,只留下一群满脸惊愕与茫然的守城卫兵呆呆地立在原地。
再说另一边,韦昌辉听闻石达开竟然逃跑了,顿时气得暴跳如雷。他那双原本就充满怒火的眼睛此刻更是瞪得犹如铜铃一般大小,嘴里不停地咒骂着。紧接着,他二话不说,立刻点齐兵马,气势汹汹地朝着石达开逃走的方向追了上去。
可是,尽管韦昌辉心急如焚,但由于石达开早有准备,再加上他们之间的距离已经被拉开了一段不小的路程,所以任凭韦昌辉如何拼命追赶,最终还是没能追上石达开一行人。
韦昌辉望着前方空荡荡的道路,心中的愤怒简直快要到达顶点。他狠狠地咬了咬牙,突然转身下令道:“既然抓不到石达开本人,那就拿他的家属和王府部属开刀!我要让他知道得罪我的下场!”于是乎,一场血腥的屠杀就此展开……
石达开一听这消息,那火蹭一下就上来了!他心想:“韦昌辉,你这家伙太过分了!我石达开跟你没完!”于是,他从安庆起兵讨伐韦昌辉,还求天王洪秀全杀韦昌辉以谢天下。天王洪秀全一听这消息,心里那个纠结啊!他心想:“这韦昌辉和石达开都是我太平天国的栋梁之才,如今却闹成这样,这可如何是好?”但害怕再起兵变,他只好派人当众谴责韦昌辉。
天王洪秀全沉着脸说:“你跟我打天下这么多年,没东王哪有今天?我本来没想杀他,现在你们杀了东王,他部下又没错,为何还要全杀?要念天父好生之德,放了他们才对!”韦昌辉一听,那火更大了!他瞪着眼睛说:“我为你除害,你现在反责备我,是想沽名钓誉吗?你这天王怎么这么不分青红皂白?”说完,他一怒之下,攻打天王府,想要给自己讨个说法。
结果呢,韦昌辉这“冲动是魔鬼”啊!他败给了效忠天王的将士,被逮了个正着。11月2日那天,韦昌辉的脑袋就被送到了安徽石达开的营中“验收”。他的帮凶燕王秦日纲和陈承瑢也没跑掉,不久也被处死了。这“天京之变”啊,就像是一场闹剧,终于告一段落了。天王洪秀全坐在龙椅上,长舒了一口气,心想:“这场风波总算过去了,太平天国可不能再这么折腾下去了。”
后来啊,天王洪秀全像是突然开了窍一样,开始反思自己之前的做法。他撤销了杨秀清那“图谋篡位”的莫须有罪名,心想:“杨秀清虽然走了,但他的旧部们还在呢!我得好好安抚安抚他们,不然信仰危机了,人心散了,队伍可就不好带了。”于是,他开始着手准备给杨秀清平反。
到了1859年,洪秀全听了堂弟洪仁玕的建议,决定给杨秀清来个轰轰烈烈的“平反大会”。他还特地把杨秀清被杀的那天,九月二日(按他们的“天历”就是七月二十七日),定为了“东王升天节”。这节日名字听起来,就像是杨秀清成了天神一样,让人肃然起敬。
洪秀全还发了道上谕,那言辞恳切得让人动容。他说:“七月念七东升节,天国代代莫些忘。谢爷降托赎病主,乃佥世人转天堂。天国代代遵三重,天情真道福无穷。妄为推测有何益?可怜叛爷成臭虫。”这意思就是说啊,大家千万别瞎猜杨秀清是怎么死的,那几个“叛爷”韦昌辉、秦日纲和陈承镕,就是害群之马,已经成臭虫了。咱们得铭记杨秀清的功绩,好好守护太平天国这片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