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摩擦(第3页)

 收复新疆这件大事儿,绝非仅凭借坚定不移的政治意志便能轻易达成目标。要想成功实现这一宏伟计划,除了拥有强大的政治决心外,还必须要有足够雄厚的军事资源以及大量真金白银作为坚实后盾才行。否则,仅凭满腔热血去冲锋陷阵,最终也只能沦为不切实际的空想罢了。

 而左宗棠呢,这位清朝末年的名臣可谓是精于算计的行家。他仔细地掰弄着手指,反复核算各项开支与所需费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他得出一个令人咋舌的结论:要想顺利收复新疆这块广袤土地,起码需要耗费高达八百万两白银!这个数字犹如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在了他的心头上,让他整日忧心忡忡、愁眉不展。那种焦虑之情,恰似现代那些囊中羞涩却又面临巨额还款压力之人——比如没钱偿还“花呗”时那般愁苦不堪,以至于他连吃饭喝茶都失去了兴致,满脑子都是如何筹措这笔庞大资金以完成收复大业。

 可清朝国库呢,早就空得跟漏了底的罐子似的,连点儿底儿都没有了。慈禧太后也就只能意思意思,拨了点儿军费,那点儿钱,还不够塞牙缝的呢。左宗棠一看,这哪行啊?这点儿钱,连买马都不够,更别说收复新疆了。

 但他可不是轻易放弃的人,左宗棠那可是个有韧劲儿的主儿。他眼珠一转,想到了红顶商人胡雪岩,俩人那可是老朋友了,关系铁得很。他赶紧把胡雪岩找来,俩人一合计,干脆找外国银行借高利贷去!这借钱的胆子,比借胆子还大,左宗棠那是豁出去了,就为了收复新疆,这高利贷借得,跟买彩票盼中奖似的,心里那个激动啊。

 胡雪岩那也是个人物,他一听左宗棠的主意,立马就拍板同意了。他说:“左公,您放心,这事儿包在我身上!我一定想尽办法,给您凑足军费!”于是,胡雪岩就开始四处奔波,找外国银行谈判,借高利贷。

 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啊,外国银行也不是吃素的,他们可不会轻易借钱给清朝。但胡雪岩那可是个商业奇才,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口才,愣是把外国银行给说服了。他们同意借给清朝两千万两白银,但利息可不低啊,高

得吓人。

 左宗棠一听,心里那个乐啊,就跟捡了个大便宜似的。他赶紧对胡雪岩说:“老胡,你可真是我的福星啊!这下军费有着落了,咱们可以收复新疆了!”

 胡雪岩也笑着说:“左公,您就别客气了!咱们都是为了清朝的江山社稷,为了咱们的老百姓。只要能收复新疆,我什么都愿意做!”

 就这样,左宗棠和胡雪岩联手,愣是想出了用商业手段来搞定军事财政问题的绝招。两千万两白银啊,这可不是小数目,但他们就像变魔术一样,东拼西凑,多方努力,愣是把清军送上了新疆的战场,开始了收复大战。

 你说这左宗棠,是不是“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顶级智者?他筹谋起兵的那过程,简直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战争教科书,让人看了直呼过瘾。那智慧、那胆识、那魄力,简直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心想:“这哥们,真是太牛了!简直就是清朝的脊梁骨啊!”

 左宗棠带着清军,一路披荆斩棘,势如破竹,很快就收复了大片领土。那战况之激烈,那场面之壮观,简直就像是一部史诗级的大片。清军将士们个个英勇善战,奋勇杀敌,为了清朝的江山社稷,为了老百姓的安居乐业,他们豁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