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靠山(第2页)

 面对如此紧迫的形势,光绪皇帝当机立断,决定召集康有为、谭嗣同这些变法派的核心成员。他将他们秘密召入宫中,紧闭房门,压低声音,与他们共同商议应对之策。

 大家伙儿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地讨论着,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最终得出一个结论:慈禧手中握有重兵,而他们却一无所有,完全就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然而,这光脚的也难以抵挡慈禧手中的枪炮啊!这可如何是好呢?众人苦思冥想,绞尽脑汁,终于想到了一个关键人物——袁世凯。

 这袁世凯在整个清朝官场中,就如同救火队员一般,每当遇到紧急情况时,他总能挺身而出,发挥重要作用。他早年是荣禄的得力助手,在北洋军中也是备受瞩目的红人。特别是他在天津督练新建陆军时,所配备的装备全部都是德国进口的,就连教官也是从德国聘请而来,可谓是“洋气”十足。用现在的话来讲,他就是典型的“海归派”,而且手中还掌握着一支实力强大的 7000 精兵,这可是实实在在的硬实力啊!

 谭嗣同一想到这个人不仅文韬武略样样精通,而且还是个难得的人才,如果能将他拉拢到自己这边来,那么变法这件事肯定就能顺利进行下去了!于是,他心急如焚地赶忙去找袁世凯,见到袁世凯后,他也顾不得寒暄,像竹筒倒豆子一样,把维新派的所有计划和盘托出。

 等他把话说完,稍微喘了口气,然后接着说道:“老袁啊,现在的情况非常危急,只有你才有能力拯救皇上啊!如果你愿意伸出援手,那你可就是救驾的大功臣了;但如果你贪恋荣华富贵,想要去颐和园向荣禄告密,那你也能因此升官发财。”

 他这一番话,说得可谓是直截了当,毫不掩饰,同时也极具分量,让人无法忽视。

 袁世凯听完后,立刻拍着胸脯保证道:“你把我袁某人当成什么人了?皇上可是天子啊,救驾之事,本就是人人有责!你尽管放心,我肯定会竭尽全力去扶植皇帝,并且诛杀荣禄那个乱臣贼子!”

 谭嗣同一听,心中犹如平静的湖面被投入了一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暗自思忖:“这袁世凯,果然是忠君爱国的铁血汉子!与他结交,实乃人生一大幸事!”

 谭嗣同对袁世凯的感激之情如滔滔江水般连绵不绝,他千恩万谢地与袁世凯道别,满心欢喜地期待着好消息的到来。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这袁世凯转身便如离弦之箭一般,匆匆登上了开往天津的火车。

 火车疾驰而去,车轮与铁轨的撞击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刺耳。袁世凯坐在车厢内,心中却如波澜壮阔的大海一般,难以平静。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与谭嗣同的交谈,以及维新派的种种计划。

 抵达天津后,袁世凯马不停蹄地直奔荣禄的府邸。一见面,他便毫不犹豫地将维新派的事情和盘托出,没有丝毫保留。荣禄听闻后,脸色瞬间变得阴沉至极,仿佛被一层乌云笼罩。

 荣禄深知此事非同小可,他不敢有丝毫耽搁,连夜乘坐火车赶往京城。火车在黑暗中疾驰,荣禄的心情愈发沉重,他的脑海中不断闪现出可能发生的后果。

 终于,火车抵达了京城。荣禄顾不上休息,径直奔向颐和园,去面见慈禧太后。

 慈禧一听这事儿,顿时怒发冲冠,她的火气像火山一样喷涌而出:“好啊,皇上翅膀硬了是吧?哀家再不出马,你都要蹬到我头上来了!”她的声音震耳欲聋,充满了威严和愤怒。

 话音未落,慈禧猛地一拍桌子,只听得“啪”的一声巨响,那力度之大,仿佛要把桌子都拍散了架。这一拍,不仅显示出她的愤怒,更像是一种对光绪的警告和威慑。

 紧接着,慈禧毫不犹豫地下令封锁北京的各个城门,交通瞬间被截断。这一举措犹如一道铜墙铁壁,将北京城严密地封锁起来,让任何人都无法逃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