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章 暗盒里的余温(第2页)
杨震突然指着死者的鞋:“鞋底沾着的草籽,看着眼熟。”他蹲下身,用镊子夹起颗黑色的草籽,“这是苜蓿的种子,河湾这边不长这个,倒是城东区的苗圃有种的。”
“福安里在城西,苗圃在城东,她大半夜从城西跑到城东,再死在城南的河湾?”王勇挠了挠头,“这路线够绕的。”
“先查死者身份。”季洁站起身,风掀起她的警服下摆,“陶非,你带两个人去福安里的惠民生鲜,调昨晚的监控,重点查八点二十左右买这些东西的女性。老公,我们去城东苗圃看看,顺便联系户籍科,查名叫'L.y'或者名字拼音首字母是L.y的三十岁左右女性。”
苗圃的铁门挂着把锈锁,杨震翻墙进去时,积雪从墙头簌簌往下掉。院子里种着大片的冬青,雪压在枝桠上,偶尔有雪块坠落,在地上砸出个小小的白坑。“这边的苜蓿种在西北角。”杨震指着远处的塑料大棚,“去年跟老爷子来买过花,记得老板说过,他们的苜蓿是专门给附近的马场当饲料的。”
大棚里暖烘烘的,弥漫着泥土和肥料的味道。一个穿着军大衣的老头正蹲在地里拔草,看见他们进来,手里的锄头顿了顿。“你们是?”
“警察,例行询问。”季洁亮了证件,“昨晚有没有陌生人来苗圃?”
“昨晚?”老头摸了摸下巴上的胡茬,“后半夜好像听见外面有动静,以为是野猫,没在意。不过傍晚的时候,见过个女的来这儿,说是找王老板。”
“什么样的女的?”杨震追问。
“三十来岁,穿米白色的风衣,”老头往大棚外指了指,“手里还拎着个袋子,看着像刚从超市买东西回来。对了,她胸前别着个枫叶胸针,挺显眼的。”
“王老板是谁?”
“就是苗圃的老板王志强,不过他上周去南方进货了,还没回来。”老头叹了口气,“这苗圃是他跟他妹妹合伙开的,他妹妹叫林燕,平时负责照看这边,昨天下午还来浇水呢,今天没见着人。”
季洁心里咯噔一下:“林燕多大岁数?”
“三十二,老头想了想,她名字的拼音就是L.y,之前跟人合伙做过胸针生意,自己设计的枫叶款,说是照着她哥在南方带回的枫叶做的。”
陶非的电话就是这时候打来的,背景里能听见超市的背景音乐。“季洁,查到了!昨晚八点二十,买牛奶面包和荠菜饺子的是林燕,监控里她跟一个穿黑色夹克的男人一起,两人好像吵了几句,男的把她推倒了,不过没动手打她。”
“男人的脸拍清楚了吗?”
“有点模糊,但能看出大概岁数,四十岁左右,左手手腕上有个蛇形的纹身。”陶非顿了顿,“我们问了超市店员,说那男的是林燕的前夫,叫叶帆,前阵子总来纠缠林燕,说要复婚。”
杨震突然指向大棚角落的工具房:“那间房锁着吗?”
老头摇摇头:“平时不锁,里面放着些锄头镰刀什么的。”
工具房里弥漫着股铁锈味,季洁打开手电筒,光柱扫过墙角时,停住了——那里有摊深色的污渍,边缘已经发黑,旁边扔着根细麻绳,绳头上缠着几根褐色的头发。
“取样。”季洁的声音有点沉,“陶非,查叶帆的住址,立刻带人过去。老公,联系技术刘,比对林燕的户籍照片和死者是否一致,顺便查叶帆的活动轨迹,看他昨晚有没有去过河湾。”
离开苗圃时,雪已经停了,太阳从云层里钻出来,把雪地照得发白。季洁突然想起什么,摸了摸内兜的密封袋:“去趟老城区的照相馆,先把胶卷冲出来。”
照相馆的玻璃门上挂着串风铃,推门时叮当作响。老板是个戴老花镜的老头,正坐在藤椅上翻相册,看见胶卷,眼睛亮了亮:“这是海鸥牌的老胶卷啊,现在可少见了。”他慢悠悠地把胶卷放进显影液,“得等四十分钟,急不得。”
等候区的沙发上铺着块格子布,季洁坐下时,发现扶手上放着本旧相册。翻开第一页,是张泛黄的黑白照片,两个穿着中山装的年轻人站在合欢树下,男的手里举着台老式相机,女的辫子上别着朵白兰花。
“我年轻时拍的,”老板端着两杯热茶过来,指着照片笑,“那会儿跟我爱人处对象,就靠这相机,拍了整整三卷胶卷。后来她总说,照片比记性可靠,日子久了,忘的事都在照片里存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