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0章 旧案余音
火锅店里最后一点牛油的余温,随着季洁推开玻璃门的动作,被晚风卷得干干净净。秋夜的风带着点草木的清苦,扑在她额头的薄汗上,激得皮肤泛起细密的战栗。杨震的车就停在路边,车灯在湿漉漉的地面上投出两道暖黄的光,像给这喧闹渐歇的街道系了个温柔的结。
“上车吧,这天儿说凉就凉透了,仔细冻着。”杨震降下车窗,指尖在方向盘上轻轻敲着,车载音响里流淌着萨克斯版的《回家》,旋律被晚风滤过,散在空气里格外舒缓。和刚才店里红汤翻滚的咕嘟声、碰杯时的叮当声、邻桌划拳的吆喝声比起来,此刻的安静倒显得有些不真实,像把生活的音量突然调小了两格。
季洁拉开车门坐进去,安全带扣"咔嗒"一声锁上,她才长长舒了口气,靠在椅背上侧头看窗外。沿街的店铺大多熄了灯,只有几家便利店还亮着惨白的光,招牌在夜色里忽明忽暗。“总算能喘口气了,”她声音里带着点刚卸力的沙哑,“连续半个月,感觉脑子都快成浆糊了,现在闭着眼都能数出审讯室瓷砖的纹路。”
杨震轻笑一声,打方向盘拐进主干道,车流比傍晚稀疏了不少,车窗外的街景开始匀速向后滑。“你那审讯室瓷砖,怕是比咱家地板都熟。”他顿了顿,视线在余光中和季洁碰了一下,带着点无奈又心疼的语气,“不过别高兴太早,老郑半小时前发消息,城西有个旧案要复核,卷宗明天一早就送过来。”
季洁挑眉的动作带着点惯性的警觉,像嗅到了线索的猎犬:“旧案?压了多久的?”
“十年。”杨震把车拐进一条种满老槐树的巷子,车轮碾过落叶发出细碎的声响,“当年定的是过失致人死亡,但家属这十年没断过申诉,最近说是找着新东西了,上面指定咱们队再审。”
车厢里安静了几秒,只有萨克斯的旋律还在缓缓绕。十年,足够让一座城市拆了又建,让一个孩子长成少年,也足够让很多痕迹被雨打风吹去,变成卷宗里泛黄的纸页。季洁指尖无意识地抠着安全带的锁扣,“十年前的案子,复核起来可不是翻旧账那么简单。”她语气里没什么情绪,却透着股笃定,“既然交过来了,就没打算让咱们糊弄。”
杨震把车停在家楼下,抬头看了眼那栋没装电梯的六层老楼,楼道里的灯忽明忽暗,像困在时光里的萤火虫。“明天再说吧,今晚先把脑子清空。”他看着季洁推开车门,伸手替她拢了拢被风吹乱的头发,“走,咱们上去,我给你热杯牛奶。”
“谢啦。”季洁的身影裹着夜风,一步一步踏上吱呀作响的楼梯。楼道里的声控灯在她脚下亮起来,暖黄的光打在积了薄尘的扶手上,映出她疲惫的影子。打开家门时,迎接她的是熟悉的微光——杨震总记得在她回来前留一盏玄关灯。玄关的感应灯应声而亮的瞬间,她看见鞋柜上落的灰——大概又是一周没好好收拾过了,两人都忙得脚不沾地。
踢掉高跟鞋的瞬间,脚踝传来一阵酸胀。季洁没开灯,径直把自己摔进客厅的沙发里,柔软的布艺陷下去一个坑。窗外的月光被纱帘筛过,在地板上织出一片斑驳的银,像谁撒了把碎星子。手机在口袋里震动了两下,是李少成发来的消息,字里行间还带着点没散去的唏嘘:“季姐,谢婉婷那信我看了,心里堵得慌,好好的家怎么就成这样了。”
季洁盯着屏幕看了会儿,指尖在对话框里敲出“都会好起来的”,发送后就把手机扔到了茶几上。她闭上眼睛,脑子里却像被按了播放键,那些刚了结的案子里的画面争先恐后地涌出来:周睿坐在审讯室里,眼神空得像口枯井,说“我就是想让她回头看看我”;谢婉婷在看守所里哭到浑身发抖,手里攥着张被揉皱的全家福;叶梓豪被带走时,突然挣脱开手铐,朝着天空嘶吼“我不是故意的”;还有朵朵,那个才上小学的小姑娘,在画纸上画了个歪歪扭扭的太阳,说“爸爸说太阳出来了,坏人就跑了”。
这些碎片在眼前晃来晃去,最后定格在一张泛白的大学毕业照上。照片里的谢婉婷扎着马尾,笑起来眼里有光,旁边的叶梓豪搂着她的肩,意气风发的样子。后排的周睿站在阴影里,偷偷望着谢婉婷的方向,嘴角带着点青涩的笑意。那时候的他们,大概谁也想不到,十几年后会以这样的方式纠缠成一团乱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