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仙的现代生活大帅比慕白

第347章 总能过去的(第3页)


 “难怪了....”宋三突然笑了:“说不定是妈祖娘娘看咱们这群旱鸭子可怜,派了个水军后代来搭救,还懂医术,既然这样…”他摩挲着陶碗边缘:“明日我去伤兵营会会那小子,问问还有什么法子能治这见鬼的脚气。”


 “唉,打赢再说吧,命都没了,还在意什么脚气。”


 “嘿,你这人...”


 “行了,准备轮岗,我和宋三先去换,你们先休息,子时换更。”


 “别给我睡过头了,小心让元狗摘了脑袋...”


 “嘿,你这人.....”


 夜雨渐密,浪涛声淹没了几人的低语。


 在崖山这个最后的据点里,二十万宋军的命运如同在风暴中飘摇的破船。


 但此刻,在这个漏雨的营帐中,几个士兵蜷缩在潮湿的草铺上,第一次在梦境里没有看见元军铁骑扬起的烟尘。


 而是梦见了一片开着奇异海花的礁石滩。


 和一个背着鱼篓的瘦小身影。


 .....


 雨夜,崖山行宫。


 青萍跪坐在草棚下,手中握着阿蟹教她制作的竹筒蒸馏器。


 竹筒斜架在火堆上,筒口插着一根细长的芦苇杆,底下放着一个缺了角的陶碗。


 雨水从草棚的缝隙间滴落,砸在火堆旁的沙地上,发出细碎的声响。


 “小心火候,水快滚了。”青萍低声提醒身旁的宫娥锦书,后者正用木棍拨弄着火堆,火星溅起,映亮了她疲惫的脸。


 几个宫娥围坐成一圈,目光紧紧盯着竹筒口滴落的水珠。


 每滴下一滴,便有人轻声数着:“十七、十八……”


 “今日伤兵营那边如何?”锦书问道。


 青萍用袖子擦了擦额角的汗,道:“阿蟹教我用海藻灰止血,比御医的金疮药还管用。有个断了腿的老兵,硬是咬着木棍一声不吭,换药时还冲我笑。”


 “那些伤兵对青萍姐姐好吗?”另一名十二岁的小宫娥小声问,手指绞着衣角,眼里充满好奇。


 这几日总听得青萍说伤兵营的事。


 什么动不动就喜欢大笑的陈五;


 明明长得很俊朗却总是一副冷冰冰样子的赵医官;


 见不得别人偷水,却又总是不忍心就把自己省下的水囊倒给别人的亲兵队正张柏涛;


 天天扯着年轻军卒说自己【端平二年】入伍吹嘘自己战功的淮西老兵。


 还有,还有那个明明年岁比自己大不了多少岁,却好像什么都懂的疍家少年,嗯,前些时日那尾给官家的红尾鲷听说还是他捕的呢。


 官家喝得可高兴了。


 嗯,其实自己也尝了一点点鱼汤,好喝的!


 不是偷尝的呢,是官家赏赐给姐姐们的,但姐姐们又都让给了自己。


 听着外面的世界好精彩呀,可惜自己还太小,出不去。


 只能每日等青萍姐姐回来讲故事了。


 青萍点点头:“比宫里那些黄门强多了。有个小兵才十四岁,伤得重,却总惦记着把水分给别人,昨日我替他换药,他偷偷塞给我半块麦饼,说是省下来的。”


 火堆噼啪一声,竹筒里的水汽蒸腾得更急。


 青萍伸手调整芦苇杆的角度,让冷凝的水滴得更快些。


 “御医那边没起疑?”锦书压低声音:“你这几天总是往伤兵营走...”


 “我说是太后让我去学辨识药材。”青萍轻声道:“其实……我连苦楝树皮和硫磺都分不清,全是阿蟹现教的。”


 雨势渐大,打在草棚上的声音密集起来。


 青萍抬头望了望天,忽然道:“两个多月了……终于下雨了。”


 众人沉默片刻,锦书忽然伸手接了一捧雨水,喃喃道:“说不定……是个好兆头。”


 青萍没说话,只是将陶碗往芦苇杆下挪了挪。


 水滴落入碗中,发出清脆的“叮”声。


 “这一关,总能过去的。”


 她最后说道,声音混在雨声里,几乎听不清。


 .....


 “嗯,只要不放弃,总能过去的,总会有好的未来。”


 连家船边,一少年笔直站在船头,任凭丝雨打在身上。


 天边破碎处,正有丝丝氤氲散入。


 裂缝持续扩大。


 隐约,有鬼厉恶嚎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