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先天有缺未成年,二境圆满天地桩(第2页)

 

另一方面,又对其他没有走过,但以她当时的眼界,认为可以走,走得通的道路,进行“模拟行走”。

 

这本看似没有任何一门确切的功法秘术的笔记,给了耿煊许多的启发。

 

从这笔记中,耿煊不仅看到了许多与他相似的设想和思考。

 

这让他心中已有的设想,变得更加完善。

 

也看到不少他未曾设想过的路线,这给了耿煊巨大的启发。

 

除此之外,因为早年留在身体中的隐患,一身修为止步于三境圆满,却与其他五境圆满的传奇并列的孟铁心,还记录了大量有关先天境的信息。

 

并将之与他设想的那些道路相互结合印证。

 

这所有的一切,这些孟铁心晚年,带着遗憾惋惜情绪留下的文字,全部变成了耿煊的养分。

 

耿煊现在的修为,按照此世标准,仅止于炼髓巅峰。

 

可无论是实力,还是眼界,都早已超越了这个境界本身。

 

而且,他还拥有一面可以更容易的照见自己,照见这众生天地的“镜子”。

 

这是连霸王,以及此世其他先贤圣哲,都不具备的特殊优势。

 

……

 

孟铁心的笔记,还顺带着解开了不少萦绕在耿煊心中的疑惑。

 

为什么自霸王之后,先天境的数量如此之少

 

且无论这些人在突破先天境之前是个什么性格,等他们突破先天境之后,就一个个深居简出,离群索居,几乎从不主动与人发生争斗

 

明明有着远超他人的实力,他们却从不主动展示,也没有一个用这样的实力,去致力于让“九州一统”这样的伟业!

 

总不可能是因为,这个先天境还有让人强行修身养性的特性吧!

 

无论其人以往是个什么心性,一旦突破先天,就变得清心寡欲,没有了低级的、世俗的欲望。

 

若果真如此,耿煊都要犹豫,要不要最终迈出这一步。

 

把自己从一个活生生的人,修成一个无情无欲的木头顽石。

 

无论这会让自己变得多么强大,以耿煊现在的境界,这都是他不能接受的。

 

如果强大的结果是这个,那他情愿在迈出这最终一步前主动停下。

 

好在,实际情况没有这么糟糕。

 

但也没有乐观多少。

 

从孟铁心的笔记中,耿煊了解到,这扇被霸王强行推开的先天大门,从一开始就是有缺陷的。

 

淬体从炼皮开始,一路到炼髓,再到五境圆满,是在将肉体凡胎的自己,不断去芜存菁,百炼成钢,持续打磨完善的过程。

 

而这条路的极限,就是被称为完满无漏的五境圆满。

 

这是圆满,同样也是尽头终点。

 

意为进无可进,炼无可炼。

 

这就是肉体凡胎所能抵达的极限。

 

由霸王推开的“先天境”,就是一锤打破这种圆满。

 

肉体凡胎的圆满,充其量也只是“小圆满”,甚至是夜郎自大,是苟安一隅,连“自具自足,不假外求”都做不到,更遑论其他。

 

在广袤天地面前,更是什么都不是。

 

在孟铁心的笔记中,修炼者就像是一只蚕,从无到有,给自己结一层茧。

 

随着这“茧”越来越完善,这“蚕”也越来越安全,越来越强大,可另一面,这“茧”也是束缚,是限制。

 

当“茧”彻底结成的那一刻,是完满的顶点,也是束缚的极限。

 

要更进一步,就是彻底破开这“茧”,由“蚕”蜕“蝶”,肉体凡胎,在这一刻发生真正的质变。

 

广袤的天地,对“新生命”真正的敞开怀抱。

 

这“蝶”,这被广袤天地拥抱的“新生命”,就是先天境。

 

可悲催的地方在于,这扇由霸王在绝境之下,抱着必死之念推开的大门,似乎根子上就烙下了一往无前,有进无退的决绝之念。

 

就像是离弦之箭,被引燃的火药。

 

能放不能收,能进不能退。

 

先天境主动破开保护肉体凡胎的壳,却没有找到新的“靠山”。

 

生命无所依托。

 

只能独自面对这广袤无情的苍茫天地。

 

每一次释放,每一次振翅,有限的生命之火就会急剧外泄。

 

这是霸王突破后,虽然拥有了绝世勇力,一通肆意杀戮,便迅速自爆的原因。

 

应对之法,就是让自己变成一只清心寡欲的“乌龟”。

 

从内到外,从身体到心灵,主动降低与外界天地交互的频率。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自身更长久的存在。

 

在突破先天境的那一刻,一个二选一的选择题就摆在了他们面前。

 

要么,做一只绚烂却短暂的“蝶”。

 

要么,做一只无趣却长寿的“龟”。

 

而历史给出的答案是,除了霸王,其他先天境全都选择了后者。

 

毕竟,能走到这一步的,无一不是集齐了天赋、机缘、心志、才情等诸多要素于一身的人杰。

 

谁会愿意在晋入新天地之后,把自己当一个“烟”给放了

 

难道苦修一生,就是为了让其他人听个响吗

 

……

 

孟铁心的笔记,仔细阐述了从五境圆满到“破”入先天的办法,以及先天境所要面临的新处境。

 

并没有给出能根除这个缺陷的办法。

 

只是留下一段感慨。

 

“如果,先天也能如后天一般,有一个更稳定、更牢靠的依托,情况或许会更好一些。

 

不过,后天修者的依托,就是其肉体本身。

 

可先天境的根本,就是破开肉身的枷锁。

 

这……岂不是彻底无解

 

难道另求于其他事物

 

可这又如何能够做到!”

 

在孟铁心看来,这是个自相矛盾,完全无解的死题。

 

可这段文字看在耿煊眼中,却几乎相当于给他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一些可以根除掉先天隐患的方法。

 

是的,是一些,而不是一个。

 

力量超限的先天,肉身已经不足以成为其稳定自身的依托

 

没有能力真正“离巢”,在无垠天地面前,不具备“完全行为能力”的先天,还需要找一个新的“监护人”,一个类似于“养父”或者“义父”一般的存在

 

如何做到暂且不说,谁有资格承担起这样的重任

 

其他人

 

显然不行。

 

在天地面前,先天或许还是个“未成年”。

 

可在人类这个群体中,在眼睛可以看到的范围内,先天就是最强大,最超越的存在。

 

其他生命体

 

同样不行。

 

迄今为止,所听所见的只有比人类更低级的动物,不存在超越于人类的生命。

 

更何况,即便真有这样的存在,让祂们做自己的“监护人”,那也是脑子坏掉了。

 

修炼是为了变得更强大,更超脱,而不是去成为某个存在的奴才。

 

这些念头,在耿煊的心中,是自然发生的思维过程。

 

在接连否掉了这两种方案之后,耿煊心中的思绪没有停止,而是继续发散。

 

很奇怪的,几乎是毫无逻辑的,他的脑海中就很自然的跳出了两个东西。

 

一个是现在被妥善保管在清源集内的巨熊帮仓库中,被罗青等人称作“度量原器”的小木桶。

 

一个是被他埋在清源集附近,与周围无数形质相同的卵石融为一体的,被称作“白帝定水石”的条形卵石。

 

在小小愕然之后,耿煊刨根究底,追溯思绪的源头,想要知道自己为何会生出这样的念头。

 

然后,他发现了自己缘何会联想到它们。

 

因为他在给先天寻找这个新的“监护人”之时,假设了其必须的基本前提——

 

这个“监护人”至少得是一个生命体。

 

因此,他最先想到的是其他人类,继而想到的是非人类的动物。

 

而因为长时间的习惯,耿煊已经很自然的将“生命体”与“散发出的‘波纹’表现出生命的活性特征”这两者等同。

 

很自然的,非生命体中,却具备如此奇异特性的“原器木桶”以及“白帝定水石”这两者的形象就浮现在他脑海之中。

 

这完全是下意识的思考,直到他自己刨根究底,才找到那条藏在暗处的“线”。

 

然后,耿煊发现,它们,似乎,好像,还真的具备成为“先天未成年”的“监护人”的资格。

 

“似乎真的可行。”

 

“不过……”

 

很快,耿煊就发现了弊端。

 

最大的一个,就是这种方法,不具备普适性。

 

因为从“原器木桶”和“白帝定水石”的出现机理,基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太稀缺了,太罕见了。

 

每一种,都是“独一无二”的。

 

而且,除了“波纹”特性,它们本身其实是非常脆弱易碎的。

 

别说先天,只要有心,一个淬体有成的后天修炼者,就能将其轻松破坏掉。

 

用这样的东西做“监护人”,相当于先天主动给自己造了个能轻易致死的命门。

 

“变得和巫妖一样了。”

 

耿煊想到了前世知道的某种存在,心中如此调侃的想。

 

然后,不满足的耿煊,思绪继续发散。

 

很自然的,从“生命体”这个思维源头出发,他又想到了另一样东西。

 

树木。

 

相比于动物和人类来说,它的优点有很多。

 

更漫长、更稳定的生命。

 

没有智慧,不必担心被其反向控制。

 

可还是那个问题,其本身过于脆弱,同样是个“先天命门”。

 

“成德鲁伊了。”

 

不满足的耿煊继续思索,这一次,他有意识打破了“生命体”这个他下意识给出的限定词。

 

“为什么一定要是生命体

 

非生命体不成吗

 

坚硬的石头可不可以

 

……更硬的铁块行不行

 

陨石呢

 

金刚石呢

 

……

 

为什么要拘泥于一小块,一座山行不行

 

再大胆一点,为什么要限定一个范围呢

 

无垠的大地,不是厚德载物么

 

还托不住一个小小的先天”

 

就这般,思维不断地延伸,不断的发散,不断的破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