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力从地起,巴图多吉
他看似活动量极小,不是坐着就是站着,但身体的消耗却异常恐怖,不比与一位势均力敌的强敌鏖战一天一夜轻松分毫。
是以,耿煊在大概确认了这次修炼的惊人成果之后。
便暂时放下了各种心思,全身心的投入到进食之中。
布袋中的食物不少,但耿煊的消化能力却更加恐怖。
被全面激活的肠胃就像是粉碎机,直到他将布袋中携带的食物和清水全部填入肚中,这才勉强有了七八分的饱意。
将空布袋拿在手中,耿煊最后看了眼这处半山平地,嘴角轻轻一笑。
他没有继续在这停留,迈开脚步,朝着营地方向,大步流星而去。
在林中穿行的耿煊,速度并不快。
并不急于这一时半刻的他,主动降低了速度,以便更仔细的感受那奇妙的体验。
双脚不断的,有节奏的起落。
接触大地,离开大地,再接触,再离开……
如此循环往复。
相较于以往,耿煊渐渐体会到了其中的不同。
每一次抬腿迈步,感觉更舒畅,更自然,消耗更小,也更轻松。
每一次脚掌离地,似都有些许淡淡的暖意从脚跟向上,散入双腿。
耿煊确信,现在的自己,若是全力施为,极限速度,必将超越以往的极限。
而且,消耗会更小,持续时间会更长。
以往,行走只是他一个人的事。
可现在,当他行走之时,大地会给与他微弱却持续的馈赠。
这是“天地桩”这门完全由他自创自悟的功法所带来的效果。
这是一门淬体功法,却又不远止于淬体。
其所代表的价值和意义,更是超越了一门功法本身。
放在迄今为止的整个修炼史上,都堪称里程碑的一步。
单这一点,就令其与“霸王擎天指”、“无双铁壁”这类传奇技能拉开了身为,上到了更高的层次。
……
在此之前,随着修为的不断提升,接触的各类功法秘技越来越多,耿煊心中,便一直有个困惑。
“此界的修炼之道,远超前世。
可为何在最基础,却也是最根基的部份,会出现这么大一块缺失呢”
什么缺失呢
却是两个很自然的就烙入他心中的词语,也可以说是概念。
一曰:【力从地起】。
一曰:【桩功】。
淬体功法的数量,多不胜数,许多都很粗糙,却也有许多非常精妙,极尽巧思。
可找来找去,耿煊都没有找到“桩功”这种类型。
后来,随着眼界的越发开阔,接触的范围越来越广。
耿煊意识到,并不是自己运气不好,没有找到,而是真的没有。
意识到这一点的耿煊,更是明白,“力从地起”和“桩功”这两者,其实是个可以合二为一的问题。
不是此世修炼者不够聪明,在根基处留下这么大一块缺陷。
实在“力从地起”这一点,在此界的领悟门槛,太高太高。
不能说在他以前的修炼者,一点都没有认识到“力从地起”这一点。
但对于这一点的认识,全都局限在技能、技巧、实战等运用层面。
如耿煊这般,将大地之“力”导入体内,用之于淬体,“天地桩”乃是开先河的第一例!
在此之前,炼皮、炼肉、炼血、炼骨、炼髓……各个淬体领域,泾渭分明。
每一个淬体领域,都要修炼少则一门,多则数门淬体功法。
即便有高明的淬体功法,同时可包含多种淬体效果,其内核也没有本质改变。
而人的一生,真正的黄金岁月,又有多少年
而“天地桩”这门功法,却彻底打破了不同淬体领域之间的藩篱。
修炼者戴天履地,力从地起。
从脚底到头顶,凡“地力”所及,皮、肉、血、骨、髓……
无一遗漏,一体贯通!
可以说,有了这样的淬体功法,其余淬体功法,全都可以尽数废弃。
若是这样的淬体功法彻底推广普及开来,修炼者将从繁重的“课业”中解脱出来。
原本,被他们投入到各个淬体领域,从而被填得满满当当的时间,将难得的变得“空旷”起来。
若是将之投入其他领域,修炼者会变得更广博,继而拓宽整个修炼一道的宽度。
若是将之投入到修炼之中,其境界将越发精深,继而增加整个修炼一道的深度。
那结果,就是一个比现在更加繁荣昌盛的修炼大世。
而这一切的源头,都因这部《天地桩》的诞生。
作为它的开创者,耿煊仿佛已经看到了其完全盛行于世之后的世界。
……
营地。
耿煊刚入营帐,屁股都还没有坐热,罗青陈展二人便前来拜见。
“有什么事吗”耿煊一边揉着大黄的脑袋,一边好奇问。
两人都是摇头。
罗青道:“帮主昨夜整晚未归,我们都有些担心,听说您回来,便过来看看。”
耿煊揉按大黄脑袋的手顿了一下,这才继续抚弄它的脑袋,对两人道:
“我还另有其他安排,不可能一直待在营地,你们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不需要这般关注我的动向,将我当个闲人就好了。”
“是。”罗青有些遗憾,却还是这般应道。
陈展没有回话,却认真的拱手领命。
耿煊没有留两人在帐中闲话,挥手就让两人离开了,让他们忙活各自的事情去。
他本人也没有在帐中久留。
出了营帐,先是在营地中转了一圈。
相比于从盆地归来那日所见,整个营地的模样,又有了很大的变化。
范围变得更大。
那一排排用作住宿与物资储存的屋舍,已经称得上是鳞次栉比。
而除了伙房区域数十人忙得热火朝天,烟气升腾,菜香四溢,其他区域都非常安静。
许多铺满床铺的屋中,空空荡荡,一个人都没有。
有些屋中,却躺满了人,远远的就能听到雷鸣般的鼾声。
在营地内转了一圈,耿煊向营地外走去。
一个守在营地大门口的身影,在见到他的瞬间,瞬间将身形站得笔直,昂首挺立。
这下意识的动作,流露出军伍之气。
耿煊对此人有印象,也是巨熊帮的一名正式帮众,现在洪铨一手搭建的“保卫部”中,也是个小中层。
就在这时,一条本来躲在此人身后的大狗忽然窜了出来,凑到耿煊身边,冲他疯狂摇动尾巴,一副“快宠幸”我的讨好巴结。
耿煊如它所愿,伸手在它脑袋上轻轻揉了揉。
这狗立刻眯起了眼睛,好像是做了一次大保健似的。
耿煊对这帮众问道:“这些哨探犬的效果如何”
直到他开口询问,这人这才第一次开口,激动到道:
“谢帮主体恤,这些哨探犬的效果非常好,大家都说,一条哨探犬,至少能抵三个人呢!
此前,常有蛇鼠以及其他野物偷偷潜入营地之内。
现在,已经再没有这方面的困扰了。”
得到来自第一线的信息反馈,耿煊满意的点点头,走出营地大门,向远处走去。
因为劳力过于珍贵,将太多人安排进保卫部显得浪费,冥思苦想之下,洪铨将主意打到了临时营地那几十条哨探犬之上。
而且,他的“野心”还不止于此,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将安乐集中,原本被吴家用来当做赌博工具的三百多条狗全部调了过来,并第一时间求耿煊出手。
对此,耿煊自然不会拒绝,稍稍了些时间,就用圆满境“走狗术”将原本还桀骜不驯,嗷嗷乱叫的它们,驯成了令行禁止、忠诚不二的哨探犬。
有了这超过四百条的哨探犬,原本还因人手不足而显得手忙脚乱的保卫部,立刻从多个部门脱颖而出,率先完成“由乱到序”的转变。
……
淤塞段附近,第一处山体坍塌的陡坡附近。
连绵的密林已经消失不见,变成了一个热闹的大工地。
有人在凿石,有人在用沉重的巨石夯土,有人在将枯枝败叶,腐殖浮土装车运走。
绵延数里的山林,分布着数以千计的劳动者。
乍看上去乱哄哄的,实际上却井然有序,各司其职。
而就在当日耿煊与郭子安站立的陡坡处,姜逸之、苏明煦、郭子安和另外几人站在那里,俯瞰着整个工地。
郭子安正伸手指向某处,嘴巴张合,似在对周围人讲解着什么。
而在他手指的方向,一片开阔而平整的场地已经初具雏形。
正有许多人使用着各种工具,从中理出一条条交错、有深有浅的沟槽。
大量规整的条石、板石已经整齐的堆在那里,并随着一辆辆板车从远处山林中转出,石材的数量还在一点点增加着。
这些,自然都是为“白帝祠”的最终落成而做的准备。
远远的看了一阵,心中基本有数的耿煊并没有凑近与郭子安等人碰面,迈步就向巨湖区域走去。
原本那罕有人迹的湖边,现在同样聚集了不少人。
最让耿煊惊讶的,却是巨熊帮的“老人”,擅长木工的钱栋,正在巨湖岸边一片开阔空地上,开辟出了一个巨大的木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