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又消一劫,趁夜北上

康峻汇报的这则消息,让耿煊有些意外,却又并不是太意外。

 

因为按照他此前就已经掌握的各种信息,来年正月十五前后,董观都是有大动作的。

 

而无论是什么大动作,横亘在玄幽二州以南,最窄处也宽数十里的沆河,都是他必须越过的第一道关卡。

 

此外,董观海明确制定了针对“连云水寨”的计划。

 

且自信即便在最不利的情况下,也有信心在一夜之间将其拿在手中,夺下这个卡在沆河以南,深入元州的前进基地。

 

这一切其实就隐含了一个前提,即从来都以玄幽铁骑驰名天下的董观,手中必须有一支足够强大的水上力量。

 

且这支水上力量必须强大到可以在短时间内将一个如“连云水寨”这样的元州顶级帮派完全拿在手中。

 

若是做不到这一点,其后续针对元州的一切计划,都将成为空谈。

 

而这样一支水上力量,绝不可能是仓促之间就可以立刻形成的。

 

现在,时间已经是十二月下旬,距离正月十五已不足一月。

 

按照耿煊的推演,在董观体系内部,所有重要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完成。

 

一切都已经处于“蓄势待发”的状态,只需要等待正式行动的到来就可以了。

 

而发生在滴翠滩的“洗劫”行动,更是左证了他的这种判断。

 

以董观统治玄幽二州几十年以来所表现出的毫无原则,灵活至极的“统治艺术”,这更像是一次“搂草打兔子”的行动。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这般自损信誉的做法,背后的另一面,正揭示了董观对治下掌控力的绝对自信,不认为玄幽二州会因此翻出什么浪来。

 

而若在最紧要的准备工作还没有完成之前,他是绝对没有余暇来玩这种骚操作的。

 

雁过留影,风过留痕。

 

如此大的举动,不可能做到绝对的保密。

 

随着黑风团规模的迅速扩增,聚拢在身边的沙匪越来越多,各种与之相关的蛛丝马迹,必然也将越来越多的汇聚到他这里来。

 

“黄苇岛位于何处”耿煊看向康峻,如此问道。

 

康峻道:“我只知道黄苇岛大概位于玄青海中段偏南的某片水域,更具体的位置,我就不清楚了。”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道:

 

“不过,我虽然不清楚,但我可以联系我那位结拜兄弟,他常年在玄青海厮混,对玄青海内几乎所有的沙岛方位都非常熟悉。

 

不仅如此,所有在玄青海混水路的,不管是做有本买卖的,还是无本买卖的,又或者董观的人手,他都非常熟悉。”

 

耿煊看着他,忽然问:“你想引荐你兄弟加入黑风团”

 

“……是。”康峻只顿了一下,便果断点头。

 

以董观的能量,在将其他人全部击杀,只有康峻结拜兄弟一人走脱的情况下,要摸清其背后跟脚,并不是难事。

 

——其人长期在玄青海混饭吃,本身就留有太多痕迹。

 

这种情况下,只要其人身在玄幽二州,安全就没有保障。

 

要么一直躲着不露头,要么离开玄幽二州,要么就抱一根粗大腿。

 

康峻的诉求,恰好也很合耿煊的心意。

 

他点头道:“可以。”

 

见他回答的这么干脆,康峻反而迟疑了。

 

他犹豫了一下,道:

 

“我那结拜兄弟现在非常警惕,除非我亲自去招揽。

 

不然,很难成功。

 

可这样一来,黑风团接下来的行动,我可能就无法参与了。”

 

他犹豫的,当然不是无法参与黑风团接下来的行动,而是无法借此挣到更多功劳。

 

耿煊心想,这或许也是他要在岳岩的鼓动之下,才肯袒露这些信息的原因吧。

 

他道:

 

“在黑风团,挣功劳的方式绝不止一种。

 

凡是做出有利于黑风团的事,都有贡献可拿!

 

只要黄苇岛的情况属实,我就保你三个功劳。

 

若是他能给我提供更多玄青海的信息,你和他都有更多功劳可拿。”

 

康峻闻言,神色一振,忙道:

 

“那……我现在就去”

 

耿煊问:

 

“你这一来一去,大约要多久时间”

 

“明日午时前后,就可以返回。”康峻道。

 

“不回此处,直接去野狼峡与我汇合。”耿煊提醒道。

 

康峻闻言,喜上眉梢,道:“如果是这样,那我就不必单独走一趟了。”

 

耿煊恍然,问:“他现在就在野狼峡”

 

康峻点头,“是的。”

 

耿煊有些意外,但仔细想想,就觉这也并不意外。

 

野狼峡本就是大量沙匪聚集往来之地,本就适合藏身匿迹,加上因其“粪坑”属性,本就是董观力量主动回避之地,不愿直接介入过深,这太符合康峻结拜兄弟的需求。

 

耿煊对康峻道:“那你不必单独出行了,去吃饭吧……放心,不管他人在哪里,该你的功劳都不会少。”

 

康峻恭敬一礼之后,便退回了自己的位置。

 

独眼龙岳岩站在那里并没有随他一起离开,反而有些欲言又止。

 

耿煊就像是看出了他的心思,道:“放心,该你的功劳也不会少。”

 

岳岩忙道:“我就小小提醒了一下,不敢邀功,就是我这眼睛……”

 

说着,他指了指自己那已经完全萎缩的右眼。

 

耿煊道:“现在没有新鲜的材料,等下一战结束,我亲手给你换颗最好的。”

 

岳岩立刻欣然,赶忙行了一礼,也回了自己的位置。

 

……

 

一餐完毕之后,曹鳌前来请示,询问接下来的安排。

 

“物资准备上,做好立刻赶赴野狼峡的准备。”

 

“合团上下,做好随时接敌的准备。”

 

“然后……立刻休息。”

 

这三个乍听上去自相矛盾的命令,让曹鳌愣了好一阵,才明白过来。

 

立刻与郑良才、沈尚贤、岳岩、康峻等人去协调安排。

 

没多久,原本还极为热闹,篝火处处的别院,立刻陷入黑暗静谧之中。

 

别院内,所有黑风团成员都将兵器放在最趁手的位置,甚至干脆就握在手中。

 

除了轮班值夜之人,其他人很快都酣然入睡。

 

——对沙匪来说,这也是一项基本技能。别说原地入睡,有经验的,甚至能坐到在行进的马背上入睡。

 

就连三只玄青海沙雕,也都悄然回归,落足在别院的屋顶之上,紧紧的挤作一团。

 

耿煊本人则如一根石柱般,静静的站在别院的空地中。

 

站成“天地桩”的耿煊,一边趁这机会蓄养体能,恢复精神,一边与大地的“波纹”融为一体,让自己与“地听术”达成最契合的状态。

 

随着“地听术”的全力发动,周遭数十里之内的动静,悉数通过大地的“波纹”,汇入他的脚下,呈现在他的心中。

 

经过仔细的过滤之后,耿煊的心中,再一次变得空灵而清静。

 

但他这种空灵清静,又和其他人的懵然无知有着根本的不同。

 

他就像是一只蜘蛛,在大地之上,织出了一个以铁建山别院为中心,半径超过四十里的奇特蛛网。

 

即便没有玄青海沙雕提供的空中侦测,可耿煊自信,只要有骑队进入这个“蛛网”,其所造成的震动,都将第一时间传递到他的心中。

 

时间流逝。

 

十二月二十七日的夜晚,就在这静谧的氛围中悄然流逝。

 

子时过后,时间进入二十八日的凌晨。

 

大师境的“地听术”,已悄然晋入到宗师层次。

 

而他那半径超过四十里的“蛛网”,更进一步的朝远处延伸,直到半径超过六十里才逐渐稳定下来。

 

不仅范围变得更大,“蛛网”的灵敏度也有巨大的提升。

 

就在这提升发生后不久,铁箭山南方“蛛网”的边缘区域,便由轻到重,传来有规律的震动。

 

耿煊的精神,立刻一振。

 

在他的密切关注下,别院南侧的“蛛网”,震动越来越明显,且越靠近边缘,振幅便越大。

 

终于,某一刻,轰隆隆密集的马蹄声仿佛闷雷一般,传入耿煊心中。

 

这意味着,正有一支马队,在深夜的沙原中急行,且已经从南方进入到别院六十多里的范围之内。

 

耿煊没有任何额外的举动,又安静的“观察”了一阵。

 

待这支规模庞大的马队,又向前急行了十几里,距离自己已接近到了五十里的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