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祸起登州

 宋廷东疆之极,抵海之地是为登州。

 此处极为繁华,专门修建有宋廷与高丽,倭岛等沿海诸国贸易的海港——登州港。

 同时也是外交枢纽。

 高丽使节一向是由登州入境,在城中甚至专门设有招待外宾的馆驿。

 民间的商船亦是云聚。

 聚拢于山东的瓷器,丝绸,茶叶就是由此发往辽东,倭岛。

 当然越是利益充沛之地,也就越是少不了各种隐晦莫测的暗流。

 刀兵甲胄,盐运走私在此地亦是猖獗无比。

 当年赵家天子杯酒释兵权前后,武神宫覆灭。

 掌管武神宫一二传承的义社十兄弟之中就有人乔装打扮,来此开宗立派。

 也正是如此,才导致此地的门派,武馆,道场傲立如林。

 其中最为有名的一座道场叫做登龙观。

 李吉最初修行的登龙刀术就是登龙观的传承。

 而登龙观一脉亦是强人辈出。

 譬如有处理皮草毛料以及山参等一系列买卖的黑道人物。

 解珍,解宝。

 两兄弟既是猎户头颅,也是采参客头子。

 解珍绰号“两头蛇”,解宝绰号“双尾蝎”,早年仗着与登州兵马提辖孙立弯弯绕绕的关系,一度制霸皮毛,草药两大行业。

 入山狩猎的,采药的,皆归他们所管辖。

 但凡是猎户找来的毛料,采药人收来的药材,只要是想卖给外面,那就都得经过这两兄弟的一道手。

 要知道登州的通判可是宗泽老将军。

 法度森严!

 却也捏住鼻子把这两兄弟干的事情给认下,可想而知登龙观势力又有多强。

 宋廷在地方设立通判一般不会设立知州。

 因为通判就是一地最高地方长官,不仅有行政权力,管理大小事务。

 而且通判有监督地方武装,防止叛乱的权柄。

 但登州是一个例外。

 除了通判宗泽外,还有一个太守杨戡。

 杨戡就是杨戬的弟弟。

 那个世人口中一度掌管北宋内廷,外加武德司的大太监的弟弟。

 此地的势力错综复杂。

 解珍,解宝也不是宗泽能轻动的。

 原因一半是在杨戡身上,一半是在孙立身上。

 杨戡要借助登龙观势力对宗泽进行压制。

 另一方面在于孙立本身职位不低。

 孙立的官职是登州兵马提辖。

 这个官位则是来自于大宋朝廷一个赫赫有名的大人物——苏轼。

 当年,苏轼入登州,不仅是上一任登州通判,同样兼任“沿海制置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