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9章(第2页)
但像武俊江动作这么快的少之又少,北征作为时下热点话题,他们的奏折总是第一时间被审阅处置,当然也不乏有心人想要借机抓他们的错处。
在其他同僚忙着绞尽脑汁写辩驳折子时,武俊江上的第一道折子,不是为自己那些无关痛痒的弹劾辩解,而是请求追封父母。
谁看了不夸一声孝子!
武俊江虽然无甚文才,但琢磨了一两年的事情,论起用春秋笔法钻空子,那也是相当在行。
门下省审议通过,发往尚书省礼部办理。
陈景同初看时并未觉得有何不妥,追封功臣的父母本就是理所当然之事,武父武母都有来有历有出身有子女,看起来一片清白。
正要将题本交由下属去办理的时候,陈景同忽然觉得不对劲,“武门狄氏为何先前没有诰命?”
这对夫妻少说过世十余年,但武和豫的官阶足够为妻子请封,狄秋柳竟还是白身?
陈景同直觉其中必有蹊跷,追问道:“武将军舅氏是哪一家?”
士族门阀之间要背诵氏族志,理清彼此之间的姻亲关系。
武家是将门,没有这些繁文缛节,但他家人口众多,姻亲更是数不胜数,理起来就是一团乱麻。
若是问北征将官,大多会回一句,他舅舅不是姓狄吗?但若是问及长安城中的小官吏,十之八九都答不上来。
只因为多留了一个心眼,就让陈景同发现一个天大的纰漏。他和南衙没有私人恩怨,但武俊江的所作所为无疑是在挑战礼法。
礼部当即驳回了这道请封的奏折,并顺势加入了弹劾大军,参了武俊江一本。
武俊江回到营中熟悉的床榻,神清气爽地睡一觉起来,右武卫已经空了大半,都去曲江池耍水去了。
刚吃完一顿迟来的朝食,就收到了被驳回的奏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