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田螺河蚌精作乱(第2页)
田螺精和河蚌精变成了美女后,就在杭州城买下一座宅院住了下来。
田螺精以田为姓,叫田珞云,河蚌精以何为姓,取名叫何清月。
河蚌精修为比较高,所以把刚刚买下来的宅院挂的牌匾刻着何府二字。田螺精则名义上是河蚌精的婢女。
河蚌精何清月不思正路修行,企图修炼采补元气的道术,但是也贪欢与年轻男子的交媾。
田螺精田珞云看出了何清月(河蚌精)的心思,于是对她说道:“姐姐的道行七百年,神通广大,还怕找不到俊俏郎君吗?”
田螺精又说:“何况我们现在变成这样的大美女,哪个男人见了不喜欢呀。”
河蚌精闻言,会心一笑。田螺精和河蚌精开了家布庄,抛头露面,诱惑不少年轻男子与之巫山云雨,借机吸取青年男子的阳气以增法力。而被吸其精血的男子就身体虚弱,不久病死。
时值司马炎篡魏,改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即西晋。280年,西晋灭东吴,完成统一。
军事方面,西晋立国后,晋武帝分封诸王,于277年遣诸王就国,其中一些都督诸州军事。如汝南王司马亮督豫州、楚王司马玮督荆州。统一后,为避免东汉末期诸州割据再度发生,武帝裁撤州郡兵,解除天下武备。分封诸王与去州郡兵是避免权臣专政及地方,显示天下太平。《晋书》山涛传:大郡武吏百人,小郡有武吏五十人,职官志:大国守土百人、次国八十人、小国六十人,整个中原没有常备军防御。尽管诸侯王名义上可以建立千人的部队,镇守本国,但是晋朝实际没有出现诸侯割据,《晋书》地理志:王不之国,官于京师。诸王都留居京城,直到琅邪王南渡整个江南没有诸侯王镇守。
晋朝时期北方南迁的大量汉人将生产力与先进技术带入江南,进一步开发了江南地区。晋朝在哲学、文学、艺术、史学、科技等方面有新的发展。两晋文化走向多元发展,是文化开创、冲突又融合的时代。由于儒教独尊地位被打破,文化及科技出现革新。思想有由本土发展的玄学、道教及由印度东传的佛教。边疆民族的草原文化与晋朝的中华文化逐渐展开文化交流,民族融合。
当日正值九月初九重阳节,天气渐凉,行人踏秋。
重阳节”名称文字记载始见于三国时期。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曾这样描述当时的重阳节:“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在魏晋时,节日气氛渐浓,倍受文人墨客吟咏。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魏晋时期有了赏菊、饮酒习俗的文字记载。南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