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满天下陈爱庭

203 引援!选帅!真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求订阅】


 所有的豪门球队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都不可避免会面临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人才过剩!

 这里的人才,并包括最顶尖的人才。

 就好像贝斯沃特中国人,青训那边在不断培养,可一线队这里的年轻球员已经逐渐过剩。

 中场在签下托尼·克罗斯和凯文·德布劳内之后,拥有马图伊迪、拉基蒂奇、阿隆·拉姆塞、恩戈洛·坎特、保罗·博格巴等。

 再看看青年队,天才少年斯特林已经崭露头角,哈里·凯恩也已经声名鹊起。

 这对贝斯沃特中国人来说,队内的人才竞争已经是非常激烈。

 甚至随时都可能转化为恶性竞争。

 到那时候,年轻球员得不到比赛的机会,导致他们的成长达不到预期。

 这对杨诚、俱乐部和球员来说,都是输!

 类似这样的情况在所有豪门球队身上都会发生。

 曼联、皇马、巴萨、切尔西、拜仁,比比皆是。

 把球员卖掉,又觉得很可惜。

 潜力这么好,培养个几年,绝对是能卖出高价的。

 众多豪门球队给出的方案就是:卫星俱乐部。

 这并不是杨诚首创,而是一直存在。

 例如,皇马就跟包括赫塔菲在内的众多西甲球队关系匪浅。

 曼联在比利时等国家都有卫星俱乐部。

 之前也一直传闻,切尔西收购了荷甲的埃因霍温,阿莱士就是被送到埃因霍温练级的。

 但卫星俱乐部也同样存在众多的弊端。

 杨诚从很久以前,就一直在反复思考这个问题。

 收购俱乐部,集团化运作,无疑是一种非常不错的选择。

 前世,包括曼城的城市集团,波佐家族收购的乌迪内斯、格拉纳达、沃特福德,还有红牛集团持有的几家俱乐部,无疑都是集团化运作。

 但他们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曼城的城市集团。

 在杨诚穿越之前,城市集团持有10家俱乐部,老十就是法国的特鲁瓦。

 城市集团对特鲁瓦的操作就很有意思。

 他们非常简单粗暴地推动全球化和集团化管理。

 除了统一球衣之外,例如他们聘请了巴黎迪士尼的高管来经营俱乐部。

 从曼城引进了一批冗员,结果都踢不上比赛。

 主教练就更加离谱,直接就从澳大利亚引进一名从来没在欧洲执教过的主教练。

 甚至在取得19轮5平14负的“无敌”战绩之后,球迷喊着要下课,特鲁瓦管理层给出的答复是,“一切要听集团指挥。”

 最后的结果就是,特鲁瓦到了降级,都没有换帅。

 曼城和特鲁瓦的这件事情,其实是非常值得思考的。

 集团化运营的优势,毋庸置疑。

 例如,贝斯沃特中国人现如今最引以为傲的青训体系、球探网络和训练系统,这些都是可以复制的。

 由于是信息化,这一切复制过来,难度并不大。

 贝斯沃特中国人这边甚至可以安排人员过来“开分矿”。

 所有的资源共享之后,小弟俱乐部这边就可以省下非常庞大的一笔投入。

 这一点,贝斯沃特中国人在青训体系的卫星训练中心里,已经得到了反复验证。

 当青训体系和球探网络共享之后,小弟俱乐部可以得到惊人的发展优势。

 这还只是竞技层面。

 在经营层面,贝斯沃特中国人有着强大的品牌号召力,招商资源根本不是小俱乐部所能想象的。

 不说别的,就说主赞助商,例如球衣赞助。

 贝斯沃特中国人在耐克、阿迪达斯、彪马等巨无霸企业去谈的时候,只需要把小弟俱乐部加进来,哪怕只是手指缝里渗出来个两三百万欧元。

 这对法甲尼斯这样的俱乐部来说,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更不用说,贝斯沃特中国人手头上的资源这么多。

 到那时候,尼斯的营收水平还是现在这样?

 而反过来,曼城和特鲁瓦的合作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糟糕的局面?

 原因就出在曼城过于简单粗暴地复制,而根本没有考虑到足球的本土化元素。

 例如,聘请了一个毫无欧洲足坛执教经验的澳大利亚人当主教练,这不是离谱吗?

 球队成绩都已经如此糟糕了,还没有及时调整,事事要遵循集团意志,这不是瞎扯?

 足球产业跟其他行业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足球是充满着不确定性的。

 杨诚其实能够理解城市集团的担忧。

 给各家俱乐部太多的自主权,很容易就变成各立山头。

 这其实也算是现代企业管理上的一个大问题。

 城市集团在盲目快速扩张阶段,没有时间去考虑这些问题。

 事实上,足球的本土化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别说是城市集团,最早巴黎圣日耳曼和摩纳哥被外资收购后,虽然带来了大批的高水平外援,极大提升了法甲的影响力,可为什么他们的口碑如此糟糕?

 因为他们没有反哺法甲!

 转会费全都砸给其他联赛,法甲球队得到了什么?

 这些快要被债务压得疯掉的法甲球队,又能从巴黎圣日耳曼和摩纳哥等球队身上得到多少好处?

 后来,巴黎圣日耳曼和摩纳哥就及时调整策略,开始在法甲加大引援力度。

 正是因为前世了解了这些,所以杨诚现在的思路就是在集团化运营的大局下,坚持本土化特色发展。

 例如尼斯。

 从竞技层面上,这家俱乐部背靠着法国青训这座大宝库,又坐拥非洲庞大的人才储备,肯定是要坚持青训和人才培养。

 贝斯沃特中国人接下来要逐渐把自己打造成顶尖豪门。

 在这种情况下,尼斯就要承接起更多青训和人才培养的任务。

 至于这两者之间如何平衡,就需要在接下来的经营当中,不断探索。

 所以,杨诚不会学习曼城的城市集团,不会盲目快速扩张,而是会稳扎稳打。

 先经营好一家分店,摸索出一套成熟的管理经验之后,再慢慢铺开。

 法甲尼斯就是杨诚选好的第一家分店。

 为什么是尼斯?

 除了杨诚之前所说的,尼斯很便宜之外,杨诚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考虑。

 在便宜的背后,就代表着投入。

 例如,一座训练中心和青训中心,这就是接手后必须要做的。

 这个投入也不在少数。

 杨诚首站选择法甲,很重要的原因在于,2011年,以卡塔尔财团和俄罗斯财团收购巴黎圣日耳曼和摩纳哥为节点,法甲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

 随着外资的不断进入,法甲也会跟着水涨船高。

 现在是2010年,提前入手无疑是非常适合的节点。

 其次,现在入手尼斯真的超级划算。

 杨诚为什么要拖到今年?

 其实,他早就在物色联赛和球队了。

 但一直到今年5月28日,法国正式拿到2016年欧洲杯举办权,杨诚才开始锁定尼斯。

 为什么?

 拿到欧洲杯举办权后,法国就要开始选择欧洲杯的办赛城市。

 作为法国第五大城市,又是巴黎之外,最靓丽的国际名片,尼斯也会成为欧洲杯的举办城市之一。

 但尼斯目前的市政球场设施太老旧了,容量也太小了。

 所以,在杨诚前世,2011年,法国政府和尼斯市政府共同兴建了一座全新的足球场。

 这座球场的容量达到了3万5千人,是目前尼斯所用的市政球场的2倍多。

 而且各种设施都更加完善,也更加先进。

 虽说,所有权还是不属于俱乐部,但可以学习曼城租用城市球场的案例,直接拿下长期租赁权,这就跟自己持有没多少区别了。

 夏晴做过调查,以目前尼斯的球票价格,每年多2万人左右,如果能全部坐满,每场比赛就多了60万欧元,每个赛季就多了一千多万欧元。

 杨诚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后,认为现在拿下尼斯,绝对是非常划算的一笔交易。

 而且能够在法国这座足球人才宝库里,立一杆旗帜。

 杨诚相信,如今的贝斯沃特中国人是完全有足够的能力、资源和经验,扶持起一支以培养年轻球员为主的法甲球队!

 ……

 林中秋是一个非常谨小慎微的人。

 虽然杨诚隐去了很多前世得到的信息,但听完杨诚的长远谋划后,林中秋还是感到很有盼头,觉得这笔生意是真的能做。

 但为什么要让杨氏集团来做?

 杨诚听到这个问题后,哈哈一笑。

 “很简单,欧足联有规定,同属一个老板的两家俱乐部,不能参加同一项赛事。”

 林中秋乍一听,有点迷糊了。

 什么意思?

 如果杨氏集团收购尼斯,跟贝斯沃特中国人不还是同一个老板?

 这不是明摆着的事情吗?

 “你要这么说,那也没有错,但是,咱们在法律层面上看,这两家俱乐部有什么关系?”

 杨诚反问了。

 “贝斯沃特中国人现在是我的,跟我老爸没有半毛钱关系,跟杨氏集团也没有关系。”

 “最多就是杨氏集团旗下的中国茵宝赞助了我们的球衣袖口广告,仅此而已。”

 “那杨氏集团收购法甲尼斯,跟我又有什么关系?我又不在杨氏集团任职。”

 “甚至,我让杨氏集团出面,还是想要帮我老爸打一打广告,让杨氏集团再露一露脸。”

 “如果不是,我直接用信托持股、委托持股等各种方式,照样能运作出来。”

 杨诚这话是真的没毛病。

 以欧足联的能耐,在资本领域,他们压根就没什么办法去监管。

 例如,杨诚前世的红牛集团、波佐家族。

 另外,像大众、奥迪、阿迪达斯,他们其实可以同时影响很多俱乐部,尤其是德甲俱乐部。

 欧足联对此有办法吗?

 所有人都清楚,在资本运作面前,这一则条款不能说形同虚设,但真没多少实际意义。

 要是杨诚真的收购了法甲尼斯,全欧洲都知道,他是贝斯沃特中国人和尼斯的实际控制人,那又如何?

 只要在法律层面上,股权上,两者之间没有关系,那就没问题了。

 一家人?

 那就去看看西甲。

 俩兄弟持有两家顶级联赛俱乐部,同时踢欧冠的,没有吗?

 就像红牛集团收购莱比锡红牛。

 全世界都知道,那是红牛集团持有,跟萨尔茨堡红牛是一个老板。

 可在法律上,莱比锡红牛是会员持股,资金来自商业赞助,这不犯法吧?

 只不过,持股的会员全部来自红牛集团而已。

 怎么啦?

 有啥问题?

 这还是被誉为准入最苛刻的德甲!

 要是什么时候,杨诚对德甲球队感兴趣了,也复刻这一操作。

 这就叫做:走红牛的路,让红牛无路可走。

 只要是规定,就一定有漏洞可以钻。

 这是防不胜防的!

 杨诚根本就不担心这些。

 “那你打算出多少钱,收购这家俱乐部?”林中秋关切地问。

 “你觉得呢?”杨诚不答反问。

 “对方要价1000万欧元,我觉得出到800万欧元。”

 杨诚含笑着点头,“那就先接触,做一下尽调再说。”

 尽调之后,才能清楚地掌握尼斯的财务状况和资产情况。

 但对于杨诚来说,他觉得,800万欧元的价格还是贵了。

 最主要的还是尼斯没有多少固定资产。

 杨诚心里头是有一个参考的。

 在他前世,作为法甲豪门的马赛,在2016年出售的时候,其实才卖了4500万欧元。

 要知道,那可是大巴黎和摩纳哥烧过钱,法甲成功举办欧洲杯之后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