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 天降神人!新的王朝!防守的艺术!伟大的三冠王!【求订阅】(第2页)
卡佩罗忍不住赞道。
在意大利,尤其是在萨基的米兰王朝之后,防守的精髓从来都不是摆出铁桶阵,严防死守。
而是通过球员的无球跑动,打造出一整套缜密的防守阵势,让对方的进攻无从下手。
球队三条线,球员在球场上的来回穿插跑动,就像是弹奏着此起彼伏的乐章,充满着一种独特的韵律,这就是属于意大利人的防守艺术!
……
再一次来到安联球场,托尼·克罗斯心中依旧还是充满着怨愤。
但相对于之前,他现在的心情明显要平静得多。
至少更加受到控制了!
他现在更多就是想要在这座球场,想要在德国,让更多的人看到他的实力和表现。
他希望借此来证明给所有人看,让他离开,是拜仁慕尼黑的损失!
而不是他托尼·克罗斯的!
这让他整场比赛都充满着斗志,不停地在奔跑。
不管是进攻还是防守,他都没有懈怠。
主教练杨诚的排兵布阵也非常巧妙。
前面30分钟是全火力输出,30分钟后就开始缓一缓。
这样合理分配体能后,球队能够在比赛里坚持得更久。
但事实上,在30分钟之后,全队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要更加集中。
尤其是托尼·克罗斯、马蒂奇和莫德里奇。
三人组成的中场,牢牢串联着前场和后场,在攻防两端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他们也彻底控制着贝斯沃特中国人的进攻。
所幸,经过了两年的配合后,三人彼此都比较默契。
哪怕巴萨开始掌控了球权,但始终没能找到突破口。
而贝斯沃特中国人则是不断打出反击,想要威胁巴萨的球门。
但始终没能把握住机会。
就好像第41分钟的这次。
托尼·克罗斯送出了一记直传球,给到了巴萨禁区外左侧。
加雷斯·贝尔快速前插,追上去接到球时,先是一个急停,但又突然启动往底线带。
阿尔维斯这次的回防非常及时,在左路堵住了加雷斯·贝尔。
马塞洛套边上来,但加雷斯·贝尔还在底线附近带球。
就看到他再度发力,窥准了机会后,直接一个人球分过,整个人冲出了底线后,又绕了归来,同时用肩膀强行撞开了阿尔维斯,趟入了大禁区,
将球控制住。
拼身体对抗,加雷斯·贝尔能碾压阿尔维斯。
但托尼·克罗斯看到,皮克已经迅速落位了,及时堵住了加雷斯·贝尔。
这让他意识到,这次进攻不行了。
加雷斯·贝尔的脚下技术虽不如那些精妙的南美球员,但基本功非常扎实,身体对抗也非常出色,再加上速度优势。
哪怕是在阿尔维斯和皮克两名球员的包夹下,他依旧还是控制住了球权。
威尔士人护住球后,往禁区外围带,不得已才回传给了马塞洛。
但这时候,佩德罗也已经回防到位。
马塞洛在受到贴身盯防之时,听到了托尼·克罗斯的喊声。
德国人原本已经前压到了大禁区外围,但这时候已经早他一步回撤了。
正好就在马塞洛的传球线路上。
巴西人立马回传给了左肋的托尼·克罗斯。
德国人再度回传给了马蒂奇,自己则是横着跑向左边路,再度跑出了空挡。
马蒂奇清楚托尼·克罗斯的想法,因为这是贝斯沃特中国人的配合套路,立马把球又传回到了左侧的空档处。
托尼·克罗斯背对着左边线接到球时,右脚一停,直接一脚横向转移。
这一脚传球弧线不高,球速极快,迅速落到了巴萨30米区域的右侧。
就看到皮什切克快速插上来,一脚把托尼·克罗斯的长传转移给卸向了自己的前方,追上之后,已经杀到了巴萨的禁区右角外围,并在布斯克茨和比利亚两人冲过来堵截之前,送出了一脚斜传身后球。
迪马利亚快速斜插禁区右侧,追上了皮什切克的传球。
由于已经在禁区内,所以普约尔过来堵截防守时,不敢轻易做动作。
巴萨队长想要将迪马利亚逼着往回传。
可没想到的是,不等普约尔站稳脚跟,迪马利亚左脚脚内侧停球时,整个人身形一顿,看起来是急停。
等到普约尔也跟着要停住身形的时候,迪马利亚突然暴起,右脚顺势把球往前一趟,猛然启动,加速趟过了普约尔,强行用速度优势生吃巴萨队长。
虽说普约尔年纪不小,速度下滑了很多,但依旧还是不慢。
可迪马利亚这次是有心算无心,普约尔又是刚跑过来堵截,又不敢出手拉人犯规,硬生生就被迪马利亚给突过去了。
阿根廷人突到了小禁区右角外围的时候,右脚送出了一记地滚球横传,给到了小禁区正前方。
莱万多夫斯基快速前插,强行用身体挡开了皮克后,整个人虽然失去重心滑倒,但依旧伸脚将迪马利亚的传球挡入了近在咫尺的巴萨的球门右侧。
巴尔德斯反应很快,但落地终究还是慢了一些,眼睁睁看着足球从自己的身下钻了过去。
“球进啦!!!”
“第41分钟,贝斯沃特中国人再下一城!”
“还是莱万多夫斯基的进球!”
“梅开二度!”
“波兰中锋在这场欧冠决赛当中,上演了梅开二度!”
“3比0!”
“上半场马上就要结束了!”
“但贝斯沃特中国人利用一次快速的反击,进一步扩大了比分。”
“这绝对是所有人都无法想象的。”
“在今晚这场举世瞩目的决赛之前,所有人都觉得,这是当今世界足坛最强大的两支球队之间的巅峰对决。”
“可实际上,真正到了比赛里,我们发现,巴萨的进攻很难威胁到贝斯沃特中国人的球门,反而是杨诚的球队在一次次地威胁,并攻破巴萨的球门。”
“3比0!”
“这是一个令人绝望的比分!”
“但我们还是想说,巴萨现在最重要的还是要重整旗鼓,关键是如何踢好下半场。”
“他们还是有机会的!”
“而对于杨诚和他的球队,我们也必须要提醒他们,绝对不能麻痹大意,不能因为3比0的比分就觉得自己可以提前庆祝。”
“因为他们今晚面对的是拥有梅西的巴萨!”
“上半场的这个比分,确实是非常出人意料。”
……
在上半场的最后几分钟,贝斯沃特中国人还在不断发动攻势,并且又创造出了一次不错的射门机会,但这次迪马利亚的右路内切起脚打门,没打正部位,被巴尔德斯轻松没收。
最终,上半场就以一个让杨诚感到格外别扭的比分结束。
3比0!
当杨诚在中场休息时,走进更衣室里的时候,他先是四处看了看,又深深吸了几口气,确定空气里没有弥漫着香槟的气味后,他才稍稍放心。
但他并没有一味地夸奖球员,而是狠狠地指出了上半场几次巴萨进攻所产生的威胁里,球队所暴露出来的问题。
都不大,但杨诚故意小题大做。
当然,他也没有指责球员,而
更像是在敲打。
因为他不希望自己的球队像2005年的ac米兰那样!
其实,纵观整个上半场,杨诚对所有人的表现是极为满意的。
这可以说是球队备战最细致,也是最完善的一场比赛!
球员也发挥得非常出色,战术针对性也非常强,导致巴萨整个上半场都踢得不理想。
对于下半场,杨诚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延续上半场的这种战术,继续这么跟巴萨踢。
杨诚比较关心的是球员的体能消耗情况。
从萨德·福赛特和奥利弗·巴特莱特那边得到的反馈,球员的体能消耗情况还算不错,在教练之前的预期当中。
主要还是球队的战术很有针对性,克制住了巴萨,30分钟后又放慢了节奏。
虽说如此一来,巴萨在上半场的控球率达到了57%,但球员的体能消耗减缓。
这样一来,下半场会更有把握。
而对于巴萨下半场的战术调整,杨诚不觉得这会是一个问题。
因为瓜迪奥拉其实没得选。
巴萨从头到尾就只会踢传控战术,踢这种节奏。
很多人说,瓜迪奥拉临场指挥很不好,这本身没错。
但问题是,巴萨也确实没办法调整。
能换什么人?
能改变什么打法?
就好像现在,他们替补席上坐着的几名球员,换上去后,能改变什么?
指望蒂亚戈、特略、昆卡,或者是塞杜·凯塔等人,上场能改变局势?
别逗了!
巴萨已经把自己锁死在传控战术打法里面了。
所以,下半场的关键跟上半场是一样的。
“但我还想要再给你们提一个醒。”
杨诚直视着自己的球员,非常严肃,非常郑重其事地告诫他们。
“别给巴萨任何的希望!”
“巴萨最依赖的球员是梅西,我们一定要限制住梅西,就像我们上半场做到的这样,不要给梅西任何机会!”
“只要巴萨不进球,只要继续压制住梅西,我们还将继续重创巴萨的比赛信心!”
巴萨从来都不是一支善于踢逆风球的球队。
或者说,瓜迪奥拉的球队从来都不善于踢逆风局。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巴萨的球员之所以能够坚持传控打法,哪怕是在进攻受阻的情况下,依旧坚持传控,那是建立在他们的自信之上!
当一支球队对自己,对球队整体战术都充满着信心的时候,他们自然可以坚持自我。
可问题是,如果他们丧失掉这种信心,那他们就彻底完蛋了。
“我还是开场前的那句话,下半场从第一秒钟开始,就要继续给巴萨上强度,绝对不能有任何放松警惕的迹象,给对手留出任何的机会!”
“我们要让对手彻底绝望!”
“当巴萨绝望了之后,他们的传控将变得毫无威胁,甚至是错漏百出!”
……
经过了15分钟的休整,两队球员也都得到了恢复。
下半场开始之后,比赛再度进入了快节奏的攻防战。
贝斯沃特中国人率先开球后,并积极主动地发起进攻。
虽说很快就在前场被断,但球队立马组织就地反抢,在前场压制着巴萨。
开场2分钟,比赛基本都是在巴萨的半场内进行的。
两队展开了非常激烈的的争夺战。
贝斯沃特中国人也如杨诚所安排的那样,一开始就给巴萨上强度。
该犯规的时候,也是果断犯规。
身体对抗就更加不含糊了。
这让巴萨也出现了不少的传球失误。
很显然,面对贝斯沃特中国人的这种打法,再加上比赛节奏被拉快,让巴萨很不适应。
比赛仿佛又回到了上半场开局阶段那样。
但又有所不同。
巴萨球员明显更拼了。
有一个最典型的场景就是,在第49分钟,当巴萨好不容易攻到了贝斯沃特中国人的半场时,球传到右侧时,被及时回防的马塞洛给抢断了。
梅西立马就地反抢,先是以最快速度扑向了马塞洛。
巴西后卫传球给了禁区内的蒂亚戈·席尔瓦。
梅西一转头,立马又以最快速度扑向了巴西中卫。
当蒂亚戈·席尔瓦传给马蒂奇时,梅西又转向扑了过去。
但球又回到了左边路的马塞洛脚下。
贝斯沃特中国人连续的传球,梅西在那边疯抢,但始终没能碰到球。
等到马塞洛带球往前的时候,梅西明显已经是跑不动了,就在原地散步。
这其实也反应出了巴萨球员的心态。
丢了3个球,他们很着急,很想要改变场上的局势。
但他们找不到有效的办法!
至少,他们攻不破贝斯沃特中国人的防守阵势!
场边的瓜迪奥拉也基本不怎么指挥比赛和调整战术了,看起来也没有换人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