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白蛇一蝉知夏

第121章 帮贾二小姐算命,柳初见侯府被辱(第2页)




    洛子君道:“探春姑娘太看得起在下了。那海棠诗集中,探春小姐的诗词,写的才是才情盖世,绝世无双。在下那诗词在探春姑娘的面前,犹如萤火对皓月,黯然失色也。”



    两人这般互夸,把一旁的白青桐逗的直笑。



    旁边的贾迎春,也掩嘴笑了起来。



    贾探春目光一亮,道:“洛公子已经看过海棠诗集了吗?是第几册的?可曾看到你那三首诗词了?”



    洛子君点了点头:“看到了。”



    贾探春立刻道:“那桃公子,可否愿意加入我们海棠诗社?”



    旁边的贾迎春这才反应过来,惊讶道:“探春,那……那桃公子是……是洛公子?”



    贾探春转头笑盈盈地看着她道:“是啊,就是他,我忘记跟你说了。怎么样?现在是不是觉得洛公子更有才华了?”



    贾迎春见她眼神暧昧,知晓她在调侃什么,脸颊一红,低下头,没有说话。



    贾探春没再打趣她,又看向了面前的少年,笑道:“洛公子若是加入我们海棠诗社,以后出书卖的钱,可以平分。一个月只用写两首诗词就可以了,即便写不出来,也没关系,没有强制性的什么。”



    洛子君拱手道:“多谢探春姑娘抬爱,不过在下其实不喜欢写诗作词,也不习惯加入任何诗社队伍什么的。”



    贾探春见他拒绝,倒也没有再勉强,笑道:“那洛公子什么时候回心转意了,什么都可以跟我说。”



    这时,那边又有人在喊着她们的名字。



    贾探春笑着告辞:“洛公子,过段时日,我们荣国府也有人过生日,到时候会邀请洛公子跟青桐一起过去的,希望到时候洛公子可以赏脸。”



    说完,她便带着迎春和一众丫鬟嬷嬷离开。



    白青桐也告辞道:“先生先在这里歇着,待会儿有丫鬟过来带先生去赴宴,青桐还需要去见一见其他客人了,就不奉陪了。”



    洛子君道:“三小姐不用客气,快去吧。”



    白青桐笑了笑,带着丫鬟嬷嬷离开。



    凉亭里,顿时安静下来。



    洛子君看着一群人离开的背影,正在想着事情时,一旁的纸鸢低声道:“公子,奴婢看,那位探春小姐,似乎有意撮合公子与那位迎春小姐。”



    洛子君喝了一杯茶,问道:“你觉得以我现在的情况,我与那位迎春小姐适合吗?”



    纸鸢顿了一下,道:“的确有些不太适合。”



    洛子君道:“我如今一穷二白,连自己的房子都没有,怎么敢攀高枝。那位贾家大爷之所以不顾旁人目光,与自家女儿的脸面幸福,随意指定婚事,并不是因为我这个人有多优秀,而是有其他目的。我自然不会答应。”



    纸鸢道:“可是,探春小姐好像也……”



    洛子君沉吟了一下,道:“估计那位探春小姐也看出来了,那位贾家大爷,并未把那位迎春小姐当作亲生闺女对待,随时都会卖出去。与其到时候卖给一些不好的人,不如,卖给我。”



    纸鸢看着他道:“可是奴婢刚刚看得出,那位迎春小姐对公子,似乎也有些心思。奴婢觉得,探春小姐应该也看出来了,所以才想要成全迎春小姐。”



    洛子君看了远处的身影一眼,道:“不说这了,我现在可没有成亲的打算,就算要成亲……绝对不会找贾家的姑娘。”



    纸鸢有些奇怪:“为何呢?贾家可是功勋贵族,如今贾家的大小姐,又成了贵妃娘娘。”



    洛子君没有回答,只是道:“待会儿吃了饭,我们早些回去。”



    纸鸢道:“嗯,听公子的。”



    太阳很快落山。



    夜幕还未完全笼罩时,侯府中已挂起了彩灯,照耀的整个府邸一片辉煌。



    晚宴终于开始。



    洛子君和纸鸢,在一名丫鬟的带领下,去了前院,在一张桌子上坐了下来。



    这时,又有几名身穿儒袍的年轻男女,被丫鬟们带着过来。



    双方见面,都拱手寒暄。



    “原来是洛公子,如今在哪里高就?”



    几名年轻男女坐下,其中一名头发梳的油光闪亮的青年,笑着问道。



    洛子君道:“如今在安国府做教书先生。”



    “安国府?”



    此话一出,其他人都是一愣,随即皆满脸笑容地说着话。



    “能够在安国府做教书先生,那可不简单。”



    “洛公子这般年轻,没有进入书院读书吗?想过科举没?”



    “在外城西湖书院读书?啧啧,那西湖书院可是外城最好的书院,不错,不错。”



    “我们几个都在内城的晨晓书院读书,洛兄若有时间,可以去逛逛。我们那书院谁都可以进去,哪怕不是读书人,都可以。”



    这几名年轻学子,都颇为热情。



    洛子君也礼貌对答。



    这时,屋里有人出来,站在走廊上致辞,说些感谢的话。



    同时,喜气洋洋的乐器声响起。



    下人们开始端酒上菜。



    院子中间的空地上,横着搭建了一座临时高台,台上开始表演歌舞,屋里屋外的客人,都能看见。



    歌舞表演完,又有几名浓妆艳抹的戏子上台,开始唱戏。



    第一场戏是《南国游》。许多宾客看了,都鼓掌叫好。



    两场戏唱完,正是酒浓热闹之时,博望侯夫妇,携着自家千金,走上台,亲自对满座宾客道谢。



    然后,侯府千金万千紫,也就是今日的小寿星,落落大方地越身而出,满脸笑容地亲自讲话,感恩,道谢等等。



    屋里屋外,宾客都连忙站起,鼓掌喝彩。



    最后,万千紫又突然笑道:“对了,今日小女子还邀请来了一个好友,想必在场的客人们,很多都认识,或者都听说过。她不仅是小女子的好朋友,还是我们临安城非常出名的古琴大家。为了感谢诸位贵客今日前来鄙府赴宴,为小女子的生日祝贺,她待会儿愿意上台,为大家抚琴一首。”



    此话一出,众人都在猜测着。



    “古琴大家?我们都认识?”



    “既然是万小姐的好友,应该是一名女子。”



    “莫非是……”



    万千紫没有再卖关子,笑道:“她叫柳初见,是柳侍郎的千金。当初宫里宴会,太后可是指明邀请她去抚琴了。她的琴艺,想必大家早有耳闻。”



    众人一听,立刻想起来是谁了。



    “原来是那位柳侍郎的千金,当初在宫里宴会,太后还亲自邀她去说话,听说对她非常喜爱。”



    “那位柳侍郎不是已经……”



    “人前段时间已经放出来了,听说现在又回到了柳府……不过我听说,他家里欠了不少外债……”



    “难怪,前几日,我去灌阳侯家里赴宴,这位柳姑娘也在那里抚琴,听说是为了赚钱……”



    “这位柳姑娘的琴艺的确不错,老夫听人说起过。”



    “你们不知,当初柳府被抄家,这位柳姑娘似乎还沦落风尘过,听说在外城的青楼……”



    屋里屋外,众人都在低声议论着。



    洛子君坐在院中,听着四周众人的议论,目光看着台上,脸上看不出其他表情。



    桌上那几名年轻学子,也在悄声议论着。



    “我也听说了,那位柳姑娘被抄家后,去了外城的青楼,啧啧,听说人家在青楼非常出名,许多人客人进了青楼,第一个就要找她……”



    “听说她去青楼,只是抚琴卖艺……”



    “呵呵,怎么可能?只要进了那里,就不可能还有清白。她当初被抄家,连饭都吃不起了,既然进了那里,还会再在乎什么清白?估计人家伺候的人,没有几千,也有几百了。”



    “啧啧,我当初在内城也听说了,可惜没有去逛一逛。那可是侍郎大人家的官家千金呢,当初在府中是多么的骄傲高贵,估计去了那里……嘿嘿,想一想都……啊!”



    谁知正在此时,那名正在满脸猥琐地说着话的瘦小青年,屁股下的凳子突然“咔”一声塌了下去,接着,他一屁股摔坐在了地上。



    旁边几人一愣,正要哈哈大笑时,却见他突然惨叫一声,一下子从地上跳了起来,伸手在屁股后面一摸,竟然有一根尖锐的筷子插了进去。



    “啊——”



    他顿时发出了一声惊恐而凄厉的嚎叫,一边捂着屁股在原地蹦跳着,一边张大嘴巴惨声叫着。



    四周其他人客人,都吓了一跳。



    侯府的仆人们丫鬟们,连忙跑了过来,查看情况。



    “我的屁股!我的屁股啊……”



    这般一嚎叫,那台上正在说话的声音,也停了下来。



    万千紫蹙起了眉头。



    “那人的屁股好像被筷子插进去了……”



    四周其他宾客看到了这一幕,顿时惊出一身冷汗。



    “带出去!快带出去!”



    侯府管家见此,慌忙命令府中护卫仆人,把这名蹦跳嚎叫的青年,给抬了出去。



    另外几名学子见此,也连忙放下筷子,跟了出去。



    随着叫声快速远去,院里安静了一下,重新恢复了热闹。



    “一点意外,大家不用担心。”



    博望侯在台上,满脸笑容地道。



    众宾客没有再议论,目光都看向了台上。



    万千紫脸上重新露出了笑容,继续说着道:“初见的琴艺,想必不用小女子说,大家都早有耳闻。现在,就请她上台,为大家抚曲一首,大家为她鼓掌!”



    说完,她率先鼓掌。



    台下众人,也都很热烈地鼓起手掌来,但许多人的目光,都带着不屑,或者看热闹的表情。



    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那位柳姑娘曾经的遭遇,刚刚许多人议论着,很快就传遍了屋里屋外,所以此时众人的目光,或多或少带着一些其他意味。



    “初见,快上来吧。”



    万千紫对着后台笑着道,然后亲自过去迎接。



    一名穿着粉色衣裙,戴着面纱的纤弱身影,怀里抱着一架古琴,低头走上了戏台。



    待走到万千紫身边时,她低声道:“千紫,不是说,只是在屋里隔间里演奏吗?怎么……”



    万千紫笑道:“初见,今晚这般热闹,大家都是来为我祝贺的,你若是只在屋里隔间演奏,谁知道是你?大家听的也不尽兴。你在这台上演奏,大家都能看到你,都能听的清楚,也可以为我的生日宴,增添不少兴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