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7章 群策群议(第3页)


 朝廷要东征了,钱粮的问题,得小心谨慎处置,不能影响了,大明的战略问题啊。


 “嗯”


 听完邹简臣的分析后,龙座上的朱皇帝,深以为然,重重的点了点头。


 不得不说,这个邹简臣,还是一如既往的稳重,把战略上,可能出现的问题,想的很透彻。


 至少,他把满清撤兵汉中这个事情,看的非常明白,可能就是一个套子,以后再杀回来。


 没错的,满清鞑子,退守汉中的战略,就是这么的,被老辣老成的邹简臣,歪打误着的,猜到了。


 “哎”


 沉思了一下,朱皇帝又深叹一口气,目光冷冽,眼眸深邃,喃喃之语:


 “战略收缩”


 “就地征粮”


 “以战养战”


 “格老子的,不就是烧杀抢掠嘛”


 “抢钱抢粮抢娘们,一帮鞑子畜生、、”


 “他妈的,还真有可能啊、、”


 “看来,这个满清鞑子,也是能人不少”


 “壮士断腕,以退为进,阴险狡诈的很、、”


 、、、


 自言自语的朱皇帝,越说越谨慎,最后都坐直了龙体,表情已经非常的严肃了。


 没错的,自己还是太自信了啊,太专横武断了,忘记了满清的发家史。


 那就是一群畜生,毫无人性的孽畜,为了打赢战争,什么手段都敢用,人命就是行走中的绵羊。


 这他妈的,大明王朝,要是费尽人力物力财力,经营好了四川。


 这帮清狗子,要是再次南下,发大军南下,可能粮饷都不用带了。


 就直接冲杀下来,攻城掠地,烧杀抢掠,啥都有了啊,还担心个屁后勤问题啊。


 “文总督”


 “是个好臣子”


 说着说着,朱皇帝又抄起龙桌上,另一份私人奏章,一边看着,一边喃喃自语中。


 没错的,这是一份私人的奏章,来自川楚总督文安之。


 里面的内容,私人性质比较多,一些个人的谏言,关于天下局势问题的分析。


 “哎”


 “这个老总督”


 “忠心耿耿,忠贞不渝”


 “可惜啊,就是太老了”


 “身体已经不大行了,得调回来,不能再奔波操劳了”


 “呵呵”


 “也是一样的谏言,稳住别浪,不可操之过急”


 “朕也不想啊”


 “福建大战,是最后的好时机,鞑子的水师,肯定要完蛋的”


 “时不待我,只争朝夕,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


 “招抚郑氏?”


 “这个海盗集团,听宣不听调的玩意”


 “十几万的海盗,朕拿什么去号令他们?喂不饱啊”


 “呵呵、、、”


 、、、


 没错的,老成持重,忠心耿耿的文总督,也在劝谏朱皇帝,稳住别浪,得循规蹈矩,不要扯到蛋蛋了。


 不得不说,这个文总督,别的什么都好,忠心不二的好臣子,为了大明战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啊。


 就像这个忠贞营,一个文臣,带着几个侍卫,就敢闯进去啊,根本不在乎个人的安危。


 但是,对待福建郑氏,这个问题上,文总督就想的有点天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