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1章 社稷之安危
云南,昆明,五华山,皇宫大内,养心殿。
兵部右侍郎金光,讲解完了最重要的一段,持棍站立,低头不说话了。
整个大殿,三十多个文臣武将,呆立看着上面的朱皇帝,哑口无言,寂静如鸟。
太霸气了啊,不愧是野心勃勃的武夫皇帝,够胆够勇够果决。
湖广三路,江西一路,四路大军,总计8万精兵都不到,加上新兵丁壮,也就是十二三万左右。
朱皇帝倒是大方啊,牛掰啊,直接带走12多万精兵,还有3万新兵,直接暴涨到15万以上。
他妈的,难怪说是灭国大军,举国之力,决战大江南。
如果说,现在的大明王朝,确实有30多万精锐大军的话。
霸气的朱皇帝,一人就带走三分之一,确实是能叫国运之战了。
说实在的,果。
左右两侧,几十双眼珠子,就这么呆立着。
一脸懵逼的,盯着专横武断的大明皇帝,呆萌呆立,千言万语,不知道从何劝说。
“启奏陛下”
“老臣有要事奏”
果不其然,过去了几个弹指时间,就有人站出来说话了。
宗室大宗正,岷王府的老叔公,良渊郡王朱企鋘,满脸忧虑,头发须白,步履蹒跚的走出来。
没错的,别人不敢说,不敢开口的时候,就该轮到他说话了。
“哦”
精明的朱皇帝,也感受到了,大殿里的异样气氛。
猛的坐起来,挺直龙躯,一脸的严肃,抬手示意说道:
“良渊王”
“老叔公”
“有事尽管说”
正所谓廷议,说话也是要守规矩的。
眼前的老黄牛,要先说封号官职,这是公事。
后面说老叔公,那是私底下称呼,那也是朱皇帝的恩典,表示亲近之意。
“回禀陛下”
“老臣,不反对东征北伐”
“当年的岷王府,在崇祯年间,就屡遭劫难,几任大王,死于兵祸”
“于公于私,老臣是绝对支持陛下的”
“恭请陛下,尽快发动东征北伐,收复大好河山,光复太祖龙兴之地”
“但是,陛下御驾亲征,甚是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