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1章 社稷之安危(第3页)

 

非但如此,郑成功的几个妃嫔,三个儿子,也全部葬身大海,下海喂了鲨鱼。

 

老辣的张佐宸,知道自己,阻止不了朱皇帝的野心和雄心。

 

那行吧,只要你不走海路,从陆路脚踏实地的攻过去,就可以了。

 

说实在的,张佐宸可不想再经历那种,没有皇帝的朝廷了,树倒猢狲散啊。

 

这一边,老叔公,张佐宸,跪下去磕头,劝谏完了。

 

左都御史邬昌期,也紧随其后,抢先站出来,大声劝谏道:

 

“陛下圣明”

 

“老臣邬昌期附议”

 

“正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陛下以弱冠之年,登顶天下,雄才伟略”

 

“然,皇嫡长子年幼,襁褓孺子,牙牙学语,不堪重任”

 

“陛下北伐,此举关乎朝廷社稷之安危,大明国祚之存亡”

 

“老臣斗胆,恭请陛下,详考其利害,则天下幸甚,宗庙幸甚”

 

、、、

 

说罢,有模有样的,学着前面两个,跪地磕头,希望朱皇帝能打消,走海路北伐大江南。

 

心中那个懊悔啊,又让张佐宸抢先了。

 

他可是左都御史啊,都察院的一把手,劝谏朱皇帝,是职责范围。

 

可惜,以前的机会太少了,今天终于逮着机会,得好好表现一番。

 

“启奏陛下”

 

“老臣程源,也附议”

 

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程大炮也站出来了。

 

“启禀陛下”

 

“东征北伐,老臣不反对”

 

“但是,陛下御驾亲征走海路,关乎社稷江山之安危”

 

“大江南,远离西南六省,几千里遥途,音信全无”

 

“倘若战事不顺,钱粮后勤受阻,十几万将士,又该如何迎敌杀贼?”

 

“南京城,太祖龙兴皇城,是天下有名的巨城,城高墙厚,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啊”

 

“老臣恭请陛下,暂且收回成命”

 

“或是,另遣一员上将,领大军走海路,策应陛下东征北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