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9章 排兵布阵(下)
漳州府,金夏海岛。
明郑这边,排兵布阵的第五路,就厦门本岛的西侧,鼓浪屿,海门岛方向。
延平王郑成功,豪气万丈,亲自驻兵鼓浪屿,龙头山,中军大帐。
此路,既然是延平王亲自领兵,亲临前线,兵力战斗力,肯定也是最强悍的。
毕竟,对面的海澄县,驻守的是二五仔黄悟,鞑子的海澄公,同样是精通海战。
前提督左右镇黄廷,右提督左右镇马信,右武卫周全斌,五个最精锐的兵镇。
援剿左镇黄昌,援剿右镇杨元,正兵镇韩英。
水师一镇陈辉,英兵镇闽安侯周瑞,宣毅中镇陈文达。
总计11个镇,近1.5万兵马,是厦门周边海域,兵力最多的一路。
这些兵镇,还有一个特点。
就是都没有参与北伐大战,或是参与了,没有上战场,军队的编制和战斗力,保持的非常完整。
如此下来,亲自坐镇鼓浪屿龙头山的延平王,登高望远,也可以兼顾多个方向。
南侧的大担岛,二担岛方向,西北侧的猴屿,火烧屿,筼筜湖的水师老巢,厦门本岛主城。
这些地方,任何一个位置,只要出现了意外险情,延平王都能快速发兵调兵,确保万无一失。
其他几路兵马,就是立足于厦门本岛的防御布置。
正北方向,主守的方向,就是同安的施琅。
右虎卫镇陈鹏,坚守在高崎,援剿前镇戴捷,坚守赤山坪。
西北方向,仁武营(康帮彦),驻扎在崎尾,
西面,主将是五军戎政王秀奇督守,他的前任张英,已经战死在南京城下。
前冲镇刘俊,驻扎在寨上,游兵镇胡靖,驻扎在东渡寨。
东面,主将是五军协理戎政杨朝栋。
智武镇颜望忠,管理大炮刘安世,殿兵镇陈璋,听从调遣,主防对面的刘五店,达素的中军。
剩下,最后的11个兵镇,全部放在本岛西南方向的主城,也就是延平王府。
不过,这11个镇,看上去数量不少,战斗力却是不怎么样。
其中,有一大半都是废镇,在南京城下,伤亡惨重,或是兵额严重不足,平时就不咋地。
中提督左右镇甘辉,后提督左右镇万礼,五军戎政张英。
左虎卫镇陈魁,左武卫镇林胜,前锋镇余新,前冲镇蓝衍等等,都是延平王麾下的精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