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5章 多谋少断延平王
明郑,延平王的中军大帐,就布置在这里,视野开阔,登高望远,周边一览无余。
今年,37岁的郑成功,身高体壮,英武不凡,英气逼人,正处在壮年巅峰状态。
此时此刻,身披鱼鳞铁甲,腰挎大砍刀,端着长筒望远镜,上下左右,不停的扭头观望各处战场。
脸色肃穆,表情庄重,目光如炬,寒光映日,眉头深陷,都快拧成了麻绳。
东面,大金门,大嶝岛,澳头方向。
那个几个地方,是最先响起战鼓声。
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鞑子的闽浙水师,从泉州南下了。
这群狗鞑子,当真是疯狂,肯定是下半夜就出发的,也不怕触礁石,船毁人亡啊。
同时,澳头方向,也传来了打炮声,估计很快了,林察的水师,就要接敌交战。
东北面,岛上的五通,对面的澳头和刘五店。
刚才也传来了战鼓声,应该是杨朝栋开始传令了,同时也是给岛内外示警。
对面的澳头,那就不用说了。
肯定是狗鞑子的主帅达素,开启了敲鼓模式,这是通知各路清军主将,要准备渡海作战了。
看来啊,今天的大战,是避免不了,少不了一番生死大战,前途未卜啊。
南面,大担岛,小金门方向。
看到这里,想到自己的族兄郑泰,延平王的脑壳子就更疼了。
不应该啊,那边的战鼓,传来的有点晚啊。
毕竟,都是外海方向,探哨快船,应该早收到了消息,会提前预警的。
接下来,就是厦门本岛了。
筼筜湖,东渡,崎尾,高崎,蟹仔寨,都陆续传来战鼓声。
不出意外的话,这些地方的大将,都准备妥帖了,随时准备迎战,狗鞑子的渡海攻城。
最后,就是厦门本岛,对面清军的反应了。
同安县方向,距离最远,战鼓声传来,却是最快的。
杏林湾,漳州港,紧随其后,也陆续的传来了战鼓声。
上面的马銮湾,蔡尖尾山,反而是最慢的,战鼓传来的最晚。
很明显,同安县的二狗子,二五仔施琅,战斗准备的最充分,有点难搞啊。
看到这里,想到这里,战场形势,也终于打完了一圈。
延平王才放下了望远镜,陷入了苦思,又看了几眼同安,甚至是有一点点的担心高崎方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