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第2页)

 及长,好声色慢游,然惧帝,秘其迹。临朝,言谆谆必忠孝,退乃与群不逞狎慢。

 宫臣每规争承乾,承乾慠不悛,往往遣人阴图害之。】

 读书人一见便认出这是《旧唐书》的内容。

 他自觉道:“这说的是唐朝时,唐太宗的太子。李承乾。他字高明。

 太宗有十四个儿子,这位废太子李承乾、太宗的第四子李泰和下一位皇帝李治,都是文德皇后所生。乃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

 小时候,废太子非常聪明,皇帝很喜欢他,每次离开京城,都让太子监国。可是长大后,太子就沉迷享受,不务正业,担心皇帝知道,就偷偷隐瞒。在臣子面前呢,总说忠孝之言,可是私底下却和一群小人混在一起。臣子们争着劝谏他,但太子就不高兴,总找人报复这些说自己不好的臣子。”

 有人比较了一番,于是道:“是不是那位汉武帝的太子更好?”

 “我听着是这样!那刘据被奸臣逼成那样了,这太子却要害臣子呢!”

 “那他爹不管吗?”

 “从儿子看老子。我看这唐太宗啊,也不如那汉武帝!”

 读书人当即眉毛就竖起来了:“诶!可不敢胡说!”

 有年轻人想起自己的父子关系,便笑道:“那刘据被逼到最后才起兵,可见他爹威严极深,不到生死关头,他不敢违反规矩,这李承乾说是怕他爹,但行事如此荒唐,可见他爹平日对他一定很好,才叫他如此骄纵。”

 有老人深以为然:“溺子如杀子啊!”

 【时魏王泰有美名,承乾病足不良行,且惧废,泰亦谋夺长,各树党。】

 读书人道:“那时魏王李泰名声很不错,李承乾的腿却坏了,他怕自己被废,李泰又想当太子,两边就争斗了起来。”

 村人熟悉这剧本:“争家产嘛!”

 “啊!那李承乾,怎么腿脚便坏了?是不是也被人害了?”

 读书人摇头:“有说他是从马上摔下来了,有说他是得了病。”

 有人言之凿凿:“那肯定是被人害了!说不定就是那李泰呢!”

“这李泰,之前是不是说和李承乾,乃是同父同母的兄弟?那他们父母怎么不管管?”

 读书人苦笑道:“这……文德皇后去世的早,太宗皇帝,对几个孩子都很好……”

 “那就是李泰不对了,”村人正色道:“弟弟怎么能和哥哥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