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第2页)

 “大楚兴,陈胜王!”】

 秦朝君臣脸色一变:“大楚?!”

 只是就算楚国立国,如何是名为“陈胜”之人为王?

 楚国王室熊氏呢?

 【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

 “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等待着“同谐”的人们大惊失色——怎么造反的反军也能上天幕?叛军简直就是毁灭和混乱的代表,和“同谐”,看起来怎么也不能放在一起吧!?

 可天幕既然如此,那必然有它的道理!

 一定是咱们这些凡人参悟的不够!

 于是那些声势浩大的起义,人们一一分辨:

 秦末陈胜吴广起义;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

 隋末长白山起义;

 唐末黄巢起义;

 元末红巾军起义……

 朱元璋突然瞧见熟悉的那句话,不禁微微一怔,过往的无数回忆涌上心头,那些曾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一刻也不敢放松的艰辛时刻,此时想起,却带着陈酿般的回味。

 已经……过去了很久了啊……

 【“均田免赋,割富济贫!”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若是天幕停在此处,朱元璋不知道该有多么高兴。

 然而红巾军起义后仍有起义,造的岂不是他明朝的反??

 朱元璋的脸青了。

 他分不清后面那几声口号,是后世王朝的反军,还是全都是明朝的。

 清朝就知道的更多——那“均田免赋,割富济贫”是闯王李自成造反,那“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怕不是清末的反军?

 【而此时,天幕也放出了最后一击:“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清朝大哗。

 清初的皇帝还残留着凶悍残忍的部落习气,顿时发狠的想——

 瞧不起他们是蛮夷?那就杀!

 杀到他们怕!!

 然而清初也是距离明末最近之时,百官百姓,还记得大明的一切,如此一句振臂高呼的“恢复中华”,怎能不令人胸中激情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