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第3页)

 他呆呆的望着镜头,那张年幼却已经布满风霜的脸上,眼神中含着眼泪。】 

 从秦至清,大家都能理解他的泪水,不少人甚至共情到自己也掩面而泣。 

 只是他们理解的点,或许和现代人不一样。 

 现代人将九年义务教育视为理所当然,认为这个年纪的孩子就应该坐在祥和安宁的学校里,除了学习外什么都不必担心,才会对他在理应在学校里学习的年纪,却要冒着生命危险战斗搏杀,感到心痛。 

 尤其是想到现在的和平,是这么大的孩子用鲜血换来的,不由得更觉酸楚。 

 可古代人从不觉得孩童接受教育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想上学,从一开始就不容易。 

 古代虽然没有“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但整个社会都在身体力行的贯彻这句话。 

 但知道又如何呢? 

 那些所谓的“寒门学子”,也只不过是和世家大族相比才显得窘迫,可寒门好歹也有个门第,普通老百姓连个门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