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第2页)

 读书人这才猛地回过神来:“嘘!嘘!” 

 【李承乾代替他问出了那个问题——也代替所有人困惑的人问出了那个问题:“为什么?” 

 刘据道:“因为即便是这样贤明正直的人,也无法拯救国家。” 

 李承乾微微一愣。 

 刘据望向他的眼睛:“我不知道你的父亲是如何教导你做太子、以后做天子的,我只知他们总告诉我,天子最要紧的,便是亲近正直贤明的人,远离谄媚贪暴的人,只要满朝文武都是君子,天下就不会不安定。” 

 李承乾迟疑道:“虽然我不记得了……但听起来,难道不对吗?”】 

 普天之下的观众都道:是啊,难道不对吗? 

 【刘据道:“可是正直贤明的人,从哪里来呢?” 

 李承乾有些茫然的看着他。 

 “要为官吏,就至少要能识字、写字、通文墨、最好还能精算术,是吗?” 

 李承乾点了点头。 

 “若说在西汉还能从底层提拔这样的人才,在东汉,非世家大族出身,有可能获得提拔吗?若罢免宦官、外戚,岂非只剩天子与世家共治天下?”刘据道:“如果局面如此,世家虽无诸侯之名,却有诸侯之实,正是如此,才导致东汉末年群雄并起,三国之乱。” 

 他道:“李固虽然是个好的,但他终究也属于世家阶级,阿忆说过,只有背叛阶级的个人,没有背叛阶级利益的阶级。他一个人,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李承乾沉默半晌,突然道:“你居然知道三国?” 

 刘据瞪了他一眼:“我在这天宫之上,难道不会学习?我自然会询问阿忆关于后世的历史,研究汉代的发展脉络,只不过我还没有研究到你的唐朝而已。” 

 李承乾讪讪一笑:“所以你那么失落,是因为你找不到能解救东汉的办法?” 

 “不,不仅如此。”刘据低沉道:“是我看不见解决朝代更替的办法。杀了梁冀,见过李固后,我请求阿忆再允许我下凡一次。” 

 李承乾算了算:“你晋升一次,下凡了两次?怪不得你运用能力那么熟练!” 

 刘据点了点头:“这一次,宫门带我抵达了‘第一次党锢之祸’的时候。你虽然忘记了唐朝的事情,却记得汉代以后唐朝之前的事情,如你这般的后世之人,是如何评价看待这起事件的?” 

 李承乾道:“还能如何?汉桓帝昏庸,亲近小人,任用宦官,导致朝堂纲纪腐败,于是正直的官员为了拨乱反正,弹劾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