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第2页)

 她看向伊丽莎白:“要靠死亡与鲜血。”】 

 人们想起了她的经历—— 

 在清朝率领丈夫遗留下的帮派势力,先与朝廷抗争,又接连击溃想要入侵东方,扩张势力的外邦人,从无败绩,最后接受招降,却发现世事变迁,西方越发强大强势又强硬,而东方越发腐朽衰败与僵化。 

 刘邦想起了与匈奴的战争。 

 其实有些共通之处。 

 当两个庞然大物都积极争取世界的统治权时,就必然会发生碰撞。 

 不用尽一切办法和力气来彻底击倒对方,就会被对方彻底击倒。 

 就如同天幕上的现在。 

 东西方的局势正在变化,新生的霸主与旧日的君王,都认为自己值得更多的尊重,而对方就该退让屈服。 

 那么,彼此之间该如何相处,既然都不甘心让步,就只能以战争沟通。 

 胜利者将赢得一切,这其中包括败者的敬畏、恐惧、谄媚、讨好。 

 而失败者将输掉一切——尊严、财富、荣耀、骄傲。 

 在那场决定性的战争开始前,古老的国家与新生的政府,两方都怀抱各自的骄傲和恐惧,对对方怒目以视,便已经是战争的先兆。 

 人们试探、挑衅、接触、沟通、摸索底线、确认武力,然后决定是调整自己的位置,还是改变对方的态度。 

 而往往…… 

 越强势的那一方,越沉得住气。 

 石阳言语中对外邦人的强烈敌意,恰恰只能证明,她无法游刃有余、轻描淡写的对付他们。 

 当实力不够时,为了不被小瞧,就只能加倍的用语言虚张声势。 

 【伊丽莎白还想说什么,李承乾阻止她道:“我劝你别节外生枝。” 

 好在这时,两艘小船已经在海面上相遇。 

 石阳将伊丽莎白拽了起来,对面船上立即有一个中年男人如释重负道:“伊丽莎白!” 

 伊丽莎白也喊:“父亲!” 

 李承乾凝视着他那长长的、披散在肩膀上的、打着卷的白色假发,对这种异邦人的服饰,流露出明显的困惑和不解。 

 这……好看吗? 

 为什么他们不束发? 

 石阳倒是一副习惯的样子,熟练的提条件道:“只要你们交出威尔·特纳,再另付一笔赎金,我们就把总督你的女儿还给你们。” 

 总督显然想不到会在这里听见这个名字,很是意外:“威尔·特纳?” 

 伊丽莎白怒道:“赎金?嘿!我们之前说好的不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