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刘据遇到了诡计,李承乾收养了一个孩子,剩下赵忆,她带着贾诩,找到了董卓。
这个时候的董卓,并无官身,正在种地。
虽然史书上记载他“归耕于野”,但是以他的家世和财力,显然并不用亲自下地干活。
因此,当贾诩向田野中忙碌的农夫,询问董卓家住何处时,他们指了指不远处的一处院落。
这院落并不多么豪华奢侈,但仅仅只是“简朴”,也已经比寻常农夫住的好多了。
赵忆饶有兴致地站在关闭的门扉前,打量着这个院落大门的茅草盖顶,喃喃自语:“不知道之后,刘玄德三顾茅庐去见诸葛孔明的时候,诸葛孔明隐居的草庐是否也是这副模样?”
贾诩疑惑道:“什么?”
赵忆微微一笑:“没什么。”】
诸葛亮微微一叹:“‘智识’之道……究竟能拥有多么广阔的知识?真是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无所不知吗?”
而早期的刘备很奇怪——三顾茅庐?那诸葛孔明是个什么人?竟然值得自己如此做?
【“来吧,我们去敲门见见董卓。”
贾诩道:“他以后很重要,是吗?”
“你认得他吗?”
贾诩点了点头,“听闻过他的名声。”
然后他皱了皱眉头,“不是个好相处的。”
“看来他的名声不大好?”
“听说他与羌人关系很好,逞强斗狠,不是安分之徒。”】
天幕下,董卓望着贾诩。
他少年时便在凉州闯出了一点名气,不过对于贾诩这种求稳的人来说,董卓的行为自然过于张扬弄险。
可是造化弄人,现在董卓乃是贾诩的恩主。
以汉朝约定俗成的规矩,一旦此人在官场上提拔举荐过对方,那么便几乎等同对方的君长。
因此,之前提拔过伍孚的恩主犯了罪,伍孚的上官要求他去逮捕,伍孚甚至可以流泪拒绝,而长官也没有为难他。
这就是四世三公的袁氏为何能有那么大的名望——因为他们的学生、提拔过的门生故吏,都必须在他们需要的时候不遗余力的出钱出力,作为报恩,否则抛弃恩主,会被天下唾弃。
除非恩主自己干了令天下不耻的事情,他们才能迅速划清界限。
比如袁术称帝。
此时的董卓还只是军中的低阶军官,他望着贾诩,微微一笑,并没有追究什么。
那时贾诩又不曾是他的部下,更何况,还有什么比看着不喜欢自己的人不得不对自己低头更愉悦的事情?
再说,神女在天幕上选中了贾诩,就说明此人才能不凡,既然是人才,有些个性,又有什么关系?
他现在更想知道的是自己的未来!
他是怎么走到那一步的?
他如今的仕途才刚刚开始,却在天幕上感觉自己的未来已经黑暗的一眼望得到头。
而已经大权在握的太师董卓,也没有追究贾诩。
他望着天幕上那间茅屋,望着天幕上年轻的贾诩,也回忆起了当年。
现在想想,虽然那时不过一介白身,可或许是他一生中最平静快乐的日子……
【很快,一个小童打开了门。
他上下瞥了一眼赵忆和贾诩,想判断对方的身份来历。
贾诩平平无奇,不过是随处可见的一介寒门子弟模样,但瞧见赵忆时,他脸上却露出了一丝困惑,拿不准这女郎的身份。
他客气问道:“两位何事登门?”
贾诩正要行礼,赵忆在一旁直接道:“你好,我们想找董卓。”
然后,她似乎才想起来,在汉代直呼其名很不礼貌般的补充道:“董仲颖。他是住这儿吗?”
虽然在现代,这样的问话并不粗鲁,但在汉代,这样直接的话语,跳过了客套、行礼、自报家门、问候等一系列社交步骤,突出一个对礼仪的生疏和不熟,自然会让人感到轻慢失礼。
那小童当即皱起眉头,露出不悦之色:“你这女子是哪家女儿,怎么如此没有规矩?我家主人很忙,没空招待无关之人。”
赵忆指着贾诩道:“你可知他是谁?”
小童一愣,看向贾诩。
“他可是段颎段太尉之孙。”
贾诩反应极快,神色镇定自若,就好像在说“不错,正是在下”。】
段颎笑骂道:“我的名头,看来真是很好用。”
虽说不知贾诩究竟是哪来的无名小辈,可神女也这么用,那证明神女都觉得他的名头响!
【小童微微瞪大了眼睛:“段太尉之孙?”
“是啊,”赵忆道:“现在你的主人可有空来接待了?”
“客人请先进!”小童急急忙忙的将院门打开,请他们入内:“两位可渴了?我为两位盛些酒水来。我家主人今日早些日子来了朋友,还在待客,我这就去请他过来,还请两位稍待!”
见他匆匆忙忙的端上酒水,又赶紧往后院跑,贾诩叹道:“那董卓显然要走军功之路,你又说我是段太尉之孙,他必然以为段太尉听说了他的名声,要我过来,说不定便是准备举荐他。”
“是这样啊。”
贾诩小心探问:“可我并不是段太尉之孙,神女见到董仲颖后,打算如何啊?”
“如实相告。”
贾诩有些担忧:“只怕他会以为我们戏耍于他。”
“唔,莫非文和担心他恼羞成怒,会把我们打出去?”
贾诩的表情很明显:是这样的。
“别担心。”赵忆道:“说不定他会请我们吃牛肉呢。”
贾诩的表情看起来更担心了。】
这时候,就算董卓什么都没说,贾诩也不能继续沉默了。
他苦笑着出列道:“太师,我……”
“诶,不必说了。”
董卓现在哪有心思去找他麻烦——
先不说贾诩是神女看中的人,现在,哪有什么比他和神女见面更重要?
他在等!
迫不及待的等自己和神女见面!
神女会为他指一条明路吗?
神女会给他一场救赎吗??
【很快,有人脚步匆匆的赶来。
贾诩和赵忆还未见其人,便先闻其声——那人的嗓门又大又响亮,几如洪钟:“仲颖微末之人,听闻竟有机会见到段太尉之孙,真是受宠若惊,叫在下惶恐不已啊!!”】
段颎真正的孙子:……?请问有人为我发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