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山水志(第2页)

 这一策略颇为奏效,贞族等各族皆愿出人出力,维护康州安宁,使得这片山高林密的险地,竟也能维持数十年的太平。 

 而是其中一支名为贞族的,便是康州当地民族之一。 

 贞族人善骑射,性情刚烈,却又极重信义。他们居住的村寨的风格与大梁、京师等城池迥异,多依山而建,房屋既非草原上的毛毡帐篷,亦非中原的木构楼阁,而是以石块垒砌,屋顶覆以青瓦,檐角微微上翘,远远望去,宛如群山间点缀的堡垒,充满了别样的风情。 

 康州是通往旌郴港的必经之路,洛清婂牵着马行走在并不繁华的州郡之内,说是城池,其实还是比较落后的村镇,山风掠过康州城外的石寨,吹动一身素白道袍,她立于一处高坡,远眺贞族人的村落。炊烟袅袅,与晨雾交融,石屋错落,宛如棋盘上的棋子,沉稳而有序。 

 赵琬站在她身侧,手里捧着一卷刚在集市上换来的《康州风物志》,津津有味品着。 

 倏地,女道士的目光落在村寨中央的广场上。 

 那里,一群贞族青年列队而立,手中皆持长弓与弯刀,神情肃穆,装束与中原兵卒大不相同——不着铁甲,而是以坚韧的藤条编织护具,不戴铁盔,而是以兽皮束发,额前系一条赤色布带,原始而显得鲁莽。 

 这样的部族形态,其实以前的大景秦族人也曾体会过,那是秦朝之前的事了,第一个大一统朝代出现后千年里,中原这块土地的发展高速进行,秦族人很快就成了天底下最先进的族群。 

 纸张、火药、巨船,华丽的诗词歌赋。 

 乃至于诞生自己的修行体系,修行三教。 

 两人牵着马的模样还是太惹人眼了,很快有一位年轻英气的贞族姑娘好奇前来。 

 赵琬现在一点也不怕生,叉着细腰问:“他们在练兵?还是准备上山打猎。” 

 那少女看了她一眼,眸中闪过一丝警惕,但见洛清婂一身道袍神色恬淡,于是回答道:"不是庆典。"她顿了顿,声音更轻,"他们要去西北。" 

 道教给世人的良好印象,哪怕是深处高山密林当中的康州人也有所感受。 

 "西北?"赵琬讶然。 

 少女没再多言,点点头,但洛清婂己然恍然过来了。 

 西北战事己起,朝廷虽没有征调各州兵马,但贞族人,似乎自发组织了一支队伍,欲奔赴沙场。 

 西北与东北远隔上万里,他们怎么得知的消息女道士并不奇怪,因为各州之间还是会通讯文书,朝廷为此不惜动用大批国库拨款建造飞禽传信驿道,力求将全国连成一体,哪怕此地很偏,也不会是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