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叔父之死
膳厅内陷入沉寂,久久无人说话。
宸宁担忧看向丈夫,伸手牵住了他的袖口,但却不知怎么开口。
面对亲朋离世之人,任何说出口的安慰,都显苍白无力与画蛇添足。
她能做的最好做法,唯有拉住丈夫的袖口,挨得近一些,与他一起沉默面对。
赵姝秀听说先魏王子嗣不多,稍比现魏王多些,长兴侯林恪是现魏王的异母弟,两人情义深厚,当年现魏王赴京时长兴侯作为庶子在大梁侍奉先父与洒扫先母妃坟墓,恪守礼仪,让人挑不出一点毛病,每每主动与兄长写信汇报父亲近况,替不能膝前尽孝的现魏王,送了自己的父亲最后一程,稳住北境经都府等待兄长回来即位。
这样弟弟,比许多同父同母的胞弟都要好得多了。
林渊眼前恍惚,陷入长长沉默,回想起一年前韩宁进府时,父王没有回京,是叔叔林恪替他与卫国公府主持了联姻、笼络诸多西城勋贵,连卫国公府一些后续隐忧也是他背着自己给解决。
他爽朗的笑声音犹在耳,高大的身材仿佛仍在眼前。
现如今……却死无全尸……
听说他死后头颅被人藏起,试图掩盖消息避免走漏,逃出的侍卫回到大梁痛哭流涕禀告后才因此泄露,彼时林渊正热火朝天的准备自己的大婚,还在有些埋怨身为叔叔的他居然没有到场。
强烈的现实荒谬差异,让林渊胸口一闷,巨大的愧疚潮水般涌上心头,止不住咳嗽。
“是谁杀的。”
宸宁赶忙伸手去顺丈夫的后背,听见那沙哑低沉,好似说不出来话的声音,心疼得也心脏沉痛。
郡主林竹泣不成声,“听说是位元赵公主率领的元赵先遣军……不知通过何法潜入了城内……以精锐修士袭击城内守军,二叔带人拼死抵抗,本来以他六境武者的修为应该能逃出来的……”
“他为了避免前成汉王幼子落入敌手,不肯先走,不曾想遭遇了一位胡族上三境……”
“他绝了元赵想要扶持成汉王幼子的想法,自己却没有逃出生天……弟弟,二叔走了,你要为他报仇……”
林渊眼前一昏,气血涌上天灵穴,怒火攻心,捏紧的手掌控制不住气息,炸裂了一旁长椅。
是霁公主元照!?
“西北经都府呢?为什么不救!中道首府遇袭,长兴侯拼死守了三天,城内还有数百修士和上万守军,哪怕遭遇敌上三境也不可能连挣扎的时机也没有?西北为何不派援兵?”
林竹茫然,摇摇头,她不懂军事调动
宸宁心脏猛地一揪,想到了自己的大哥,嘴唇有点发白。
大哥为什么不派人救援中道都护长兴侯?
她双唇嗡嗡,却不知该如何开口。
到底是救不了,还是……
魏王林砚沉默许久后终于有所表态,他摆了摆手,声音轻轻:“莫要胡乱猜想,西北经都府己经自陷囹圄。”
“元赵国出了一名惊世大将,凭不到六十万人牵制了西北八十万大军,重骑又几乎在此前损失殆尽,龟兹要塞预备崩溃。”
“陇王抉择后,亲率大军前去解决元赵王所在的龟兹,以釜底抽薪之策倒逼元赵国运,作为谋大局者他的做法是对的。”
“至于长兴侯,他福气太薄,幼年丧命、青年丧父,命里该有此劫……你不要迁怒他人。”
林砚望向长子,语气微显严厉的道。
林渊看着父亲,说不出话来,有些事情就算明知是对的,理应如此做,可要当事者理性去看待,又是何等无情。
况且,哪怕西北经都府要顾全大局,连派一支先遣援军的空闲都抽不出来?
西北经都府人口是元赵、后燕两国数倍,强者数量理当也是多得多,无非是不想救,与其派遣了援军最后仍旧要丢成汉中道府城,牵连责任,不如干脆放弃成汉中道,全盘押注龟兹要塞!
这个道理林渊能想得到,父王不可能想不到。
但当看到他脸上的沉默,林渊的愤怒,终究也没说出口了。
有些事,能做,却不能说。
魏王起身踱步出了厅门,轻声一叹:“为父没有胃口,也要进宫去向陛下辞行,竹儿,你陪弟弟和公主用完早膳,不急着回大梁。”
“此事,不要再议论,交给为父去办吧;经此一事,北境也有了出兵的理由,两胡国蹦跶不了多久了。”
他回头看了眼长子和长媳,微微点点头,阔步离开了。
长子的脸色在竭力控制暴怒,却没有再多言,这在他预料之中,这个孩子一向明晓厉害,知道事情轻重,他很放心。
长媳宸宁公主的脸色发白,担忧欲言又止,难为她了,刚嫁入林家就面临如此两难之事,但她的聪慧和敏锐同样令林砚挺是欣慰,既没有替她的大哥辩解,也没有跟着附和,在开始时也未曾出言苍白的安慰。
反倒是长女林竹,虽然年纪己经不小了,还是有些孩子稚气,就让她暂时待在京师吧,免得回到大梁胡乱帮忙。
……
成汉中道的经略使是原成汉
王幼子,都护是长兴侯林恪。
成汉中道首府城沦陷,都护战死,经略使逃回西北诗州,如此状况瞬间引爆京师朝堂和市井舆论。
成汉中道己经不属于西北经都府管辖范围,是独立存在的道州,胡国突然袭击,打破了此前默契限定的交战范畴。
更为主要的,是不知使用何种办法窃入主城,在城内西处屠杀守军。
相比自豪于当年,仅靠两人正面叩开成汉国门的做法,此举无疑卑劣。
为此事严重程度更添一份性质的,是事情败露之前假惺惺隐瞒主将战死事实,败露之后彻底露出獠牙,将残余守军作为人质挡在城门,威逼围拢的中道其余诸部不得靠近,否则每个时辰杀害百名军卒。
朝中闻之舆情汹涌,上下怒火滔天,勋贵武将纷纷请战,发兵踏平那蛮夷胡国。
皇帝陛下一时不曾表态。
然而魏王返回北境,却侧面印证北境即将出兵。
如果是由成立三百年的北境经统府下场,战争就变得完全不一样了起来,京师众人十分想看到时刻处于边境冲突之地的北境边军,到底比西北边军强多少。
而刚刚经历大热闹的京师魏王府,又冷清了下来。
大热闹之后的散席本就带着苦寂,何况其中还有悲事苍凉。
红幔被替换成了白幡,接替大红喜笼的,是丧灯。
京师魏王府为长兴侯办了灵堂祭奠,供人凭吊。
刚参加了喜事的文武,又来参加丧事。
偏殿里,林渊盘坐灵牌侧面,一身麻灰。
宸宁靠着他跪坐,默默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