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0章 习俗?装哔而已(第3页)

长辈们对其也是厌恶至极。

但一般也会维持着表面和谐。

断亲啥的这些事,他们想都不会想。

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从古至今,以宗亲关系为基本,建立起的各种习俗,都要求大家互帮互助,谁也离不开谁。

就拿杨峥老家的杨寨村来说。

婚丧嫁娶这些事,都离不开亲戚们的相互助阵。

娶亲的男方,是要求接亲的人越多越好,越热闹越有面子。

出嫁的女方,则是要求送亲的人越多越好,越热闹越有面子。

你要是小猫两三只的那种,排场不够大,那是真会被人笑话。

甚至对方见你家这么冷清,还会有意见。

为此婚事直接黄了的,都不是没有过。

真不夸张。

人争一口气。

很多人一辈子,活的就是“面子”二字。

还有办丧事。

出葬前一晚,要轰轰烈烈,热热闹闹,敲锣打鼓的闹一晚上。

不闹就是丢了脸。

甚至以此延伸出了那种专业的“白事乐队”。

然后就出现了奇观:家里死了人,大家却在灵堂上又唱又跳的,就差直接蹦迪了。

很难理解。

但……真就是这习俗。

杨峥他爷爷去世时,出葬前那天晚上,那些人闹的他是真的心态爆炸。

最后还是三叔杨家旺跟他说了一个理:以喜送丧。

欢闹不是代表不尊重,而是以欢喜的气氛,送老人家驾鹤西去,表示老人家是寿终正寝的,是圆满的一生。

这个理念的初衷肯定没什么问题。

只是在后来发展中,无疑就有些变了味。

变成了一种“人多势众,家族兴旺”的攀比。

好像谁家搞得热闹,谁家就更有面子一样。

包括新房入伙,也就是乔迁,也一样。

主打的就是一个得热闹起来。

“嗯,都跟他们说了,晚上去鹤临楼吃个饭,然后就都一起过来。”

杨家和回道。

杨峥微微点头,想说点什么,但最后还是合上了嘴。

其实转念想想就能理解了——装哔。

各种事情都追求热闹,无非就是在向别人宣告:我们家族兴旺。

而谁能拒绝装哔的快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