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早朝上的弹劾闹剧(第2页)

 可朴素的朱重八表示,没得好处、选出来的废物,要了有卵用?

 那还是别浪费咱的银子了。

 偏生好死不死的,胡惟庸这个异类出现了。

 一通忽悠之下,把自己存了黑心思的歪题,偏生说成了甄选士子的救命良药。

 一条条、一桩桩的掰着指头给朱元璋算了个清楚。

 这可比什么青史留名、文华昌盛之类的虚名、屁话更对朱元璋的胃口。

 而真正让朱元璋决心支持胡惟庸的理由,是他事后真按照胡惟庸的说法去查了。

 还别说,根据破题思路的不同,对照胡惟庸那个说法,还真就蛮符合的。

 破题思路为“不知道、诚信”的,还真就是憨直、本分之人。

 破题思路为“杂书”的,那真就是游学多年或者性喜杂学的,见多识广、博览群书。

 而破题思路为“四书五经”的,那可都是一个个把经史典籍给读出花来的苗子。

 好嘛,胡惟庸一通瞎忽悠居然真就得到了实际的印证,那这就不是忽悠啊。

 所以,胡惟庸的考官之位,简直不要太稳。

 毕竟,说白了科举这事儿就是给朱元璋这个“地主老爷”选长工。

 朱元璋这个“地主老爷”觉着挺好的,你杨宪一个当长工的忽然冒出来说不好,你算老几?

 不过,朱元璋心里不舒服归不舒服,脸上却没有任何表情。

 而另一边的李善长,先是吃了一惊,随后差点当场笑出了猪叫声。

 不怪李善长笑。

 因为他上门退婚一事,他跟胡惟庸已经实际上割裂了。

 而胡惟庸辞掉丞相一职闭门谢客之后,其实就已经主动跟淮西那帮老兄弟们切割了。

 如今的胡惟庸,固然跟淮西一派还有不少香火情在,但实际上,就是孤家寡人一个。

 如果硬要说胡惟庸是谁的人,那实际上,他是朱元璋的人。

 没错,胡惟庸如今折腾来折腾去,把自己折腾成了“孤臣”!

 而这种人,看似孤立无援、孑然而立。

 可实际上呢?

 特娘的,你得罪他就等于打了朱元璋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