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胡惟庸主动冒头打脸(第2页)

 可实际上,他的儿子、孙子都别想着科举了。

 这条没写到大明律里面,但却是官场的潜规则。

 你父辈、祖辈有了这个惩罚之后,那么按照“官场潜规则”,你就过不了“政审”一关。

 甭管你多有才,你连参考的资格都没有。

 所以,每次闹出这等大事来的时候,一众学子、士子总会感同身受的赶紧问一问,这又是出了什么幺蛾子惹到了陛下头上。

 毕竟一般情况下,压根不会弄出这么“折磨”的惩罚来着。

 而有些消息,只要打听,还真就挺容易打听到的。

 尤其是压根不需要保密的情况下。

 同样还是那个连牌匾都没有的破旧酒楼里,几个之前聚过多次的学子们,一脸惊慌的看向了那位年纪最长、消息最灵通的段兄。

 可此时的段兄,哪里还有半点平日里的潇洒模样,此时的他,面如死灰、形容枯槁。

 “段兄,你真在那上面签字画押了?”

 段兄闻言立马眼眶就红了,再次给自己狠狠灌了一杯廉价水酒后,不甘的吼道。

 “我怎能知道,堂堂右相,会连这点事儿都办不好?”

 “我不就是发了发牢骚吗?”

 “难道我说错了?”

 “这次府试的题难道你们不觉着难?”

 “可结果呢,那位右相说得好好的,只不过让陛下看到我等学子的真知灼见而已。”

 “结果……我就成了这等模样!”

 “去特娘的!”

 “老子本就连个秀才功名都没有,如今不仅自己上进之路没了,连子孙的科举之路都断了。”

 “我怕是死了都进不了宗祠啊!”

 “呜呜呜,我被人害了啊!”

 一众学子看着之前还智珠在握的段兄忽然失态的嚎啕大哭,心中也是一片凄凉。

 他们之前就知道了段兄附名上书的事儿。

 他们也想过,这里间是不是有啥风险。

 可依据他们所知的情况来看,段兄那些话按理来说,固然会被陛下骂上几句,可无论如何也不应该遭此大难啊。

 众人对视一眼后,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