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解大绅捡漏本科探花(第3页)

 真要说起来,其实科举之中的状元、榜眼、探花这前三名实际上根本说不上谁比谁厉害。

 毕竟,科举的考题太过“主观”了。

 这种情况下,别说状元跟探花之间了,甚至状元跟前二十名之内的,相差都不会特别大。

 很少会出现那种谁谁谁一文惊世,而后所有人拜服的那种。

 说白了,挑刺嘛,谁不会!

 因此,这状元、榜眼、探花实际上就是选的朱元璋自己觉着顺眼的。

 如今这前三,老朱是选出来了,可他首先公布的,还是探花!

 而当朱元璋把结果一公布,众人猛然间发现,这探花,赫然就是解缙。

 当解缙听到朱元璋公布自己的成绩,发现自己居然成了探花之时,顿时喜出望外。

 他虽然之前是会试的会元,但所有人都清楚,他这个会元真就是捡来的。

 若是没闹出之前那处闹剧的话,他或许仍旧会上榜,但十有八九不会是会元。

 可如今,他解大绅居然成了探花,这就愈发让人觉着琢磨不透了啊。

 实际上,解缙自己也纳闷呢。

 他因为年纪小、见识不够、阅历不深,对于这种策问题,他是真没把握。

 因此,面对殿试的考题,解缙陈述了许多禁海令的弊端。

 这些有的是他道听途说之后瞎琢磨的,有的是他临时想的。

 但至少,他觉着他可以搏一把。

 没想到,这一把还真被他给搏出来了,他居然还真就获得了老朱的认可。

 众考生听到解缙居然成探花了,好悬没当场气出毛病来。

 可他们如今没有丝毫办法。

 至于剩下两份考卷,朱元璋一时之间也拿不准主意,究竟钦点谁为状元,谁是榜眼。

 其中一份是夸赞禁海令的,夸的确实好,不是简单的阿谀奉承,而是夸得贼漂亮那种。

 另一份跟解缙一样,也是陈述弊端的,说得比解缙更加深入、更加详实。

 这两者一比,老朱也不知道定谁第一了。

 发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