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五章 不沾因果的甩锅

 第九百零五章不沾因果的甩锅

 胡大老爷的建议一出,朱元璋爷俩都是若有所思的开始琢磨了起来。

 这事儿,好处自然是有的。

 别的不多说了,就说之后胡家庄某些新政‘移植’到大明的时候。

 这帮子在胡家庄已经有了几年亲身体验,并且真真正正上手操作过的人,绝对比那些雾里观花、夸夸其谈之人要强得多。

 这一点,实际上是早就确认了的。

 大明虽然才刚刚建国,甚至开国皇帝如今人还在呢。

 但大明在政体、国策等各个方面,都是需要调整的。

 这一点,朱元璋爷俩都认可。

 同样的,国策这东西,不能想一出是一出,不能拍脑袋决定,同样也是被胡大老爷灌输到这爷俩脑子里了。

 固然朱标如今已经按照胡大老爷之前所说的开始寻摸地方弄个试点县之类的东西了。

 但这爷俩最信任的,或者说本能的还是想在胡大老爷这儿讨个便宜。

 所以,他们很早就已经确定了,到时候各项政策一定要在胡大老爷这儿看到好的效果了,并且针对性的进行调整以后,再搬倒大明去用去。

 而到了那一步的时候,必然伴随着一个巨大的问题。

 缺人!

 某项从未出现过的政策在大明这个庞大的帝国开始施行的时候,缺人绝对是必然会出现的问题。

 因为这个时代的官员素质其实是极为低下的。

 等于是一帮子仅仅只学过公文写作和语文两门功课,其他什么都没学过的偏科生,要去面对一个他们完全陌生的政策,你让他们怎么下手?

 看不懂、弄不明白之后,那剩下的,便只有消极应对了。

 毕竟,有心无力不是?

 可若是,有那么一帮子早就熟稔于心之人手把手的教,甚至还在一旁亲身示范呢?

 这时候要是再说什么不知道、看不懂之类的屁话,那到时候哪怕在位的估计已经是朱标这脾气好了不少的皇帝,那都得问上一句,这是何人部将了!

 毕竟老朱家传统嘛,最看不得有人拿着他家俸禄不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