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去北方(第3页)

 望着祁同伟疑惑的眼神,钟伟娓娓道来:近些年啊,咱们国家很多地方的企业由于经营问题,入不敷出,甚至引发大规模的下岗潮,最近几年是越发严重,尤其是北方一些省份,他们以前一直是咱们得工业重地。

 在特殊年代,为咱们立下过汗马功劳,现在和平了,国家要发展,重工业过剩就成了累赘,必须谋求转型。

 可惜,咱们北方很多干部啊,在思想转变这块,不如南方以及沿海一些城市的同志敏捷,这些年虽然也努力过,挣扎过,但是收效甚微啊。

 所以,我想让你去一去那些地方,改变这一局面。”

 祁同伟明白了,这是华夏历史遗留问题,原来实施的是计划经济,又因为国家百废待兴,工业基础薄弱,所以作为工业重地的北方,便得到大量的支持和补贴。

 这也让他们迎来一段春天,几十年的政策导向,让这些企业一直待在舒适区,造成的后果便是机构臃肿,不思进取。

 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失去了政策支持,这些企业又缺乏竞争力,自然在市场上节节败退,最终不得不走上裁人重组的下场。

 可这一重组没关系,长期注重重工业之下,由于没有重视布局民营企业和多元化结构,下岗职工竟然发现他们一旦下岗,便没了去处。

 悲观的情绪一爆发,很多人甚至走上了绝路。

 祁同伟想都没想,便接下这份挑战,“委员,我愿意。”

 正所谓难度越大,功劳就越大。

 让他改变整个北方的经济结构,他一个人没这么大的能力,但是造福一市一地,他还是有信心。

 再说现在已经跌到谷底,再差还能差到哪里去?只要自己稍微作出一点成绩,到时候上面领导看到,还不得给他疯狂提升职位,希望他能做出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