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国民经济(第2页)

 

许连好似找到进攻机会,暗含讥讽道:“洪文同志,你不明白,这两者区别还是很大的,当然了,你长期扎根在机关,对这些不清楚也很正常。

 

军大衣在咱们汉江属于畅销物资,价格比起汉东要贵那么几块钱,一万名工人,就得多上几万块钱的成本,这笔钱要是省下了,就可以多发几百个人基本保障金。”

 

夏英接话道:“也不单单是钱的问题,咱们市里的情况,大家都清楚,要是上车前给他们发,他们很可能把这个保暖措施留给家人。

 

在市里有咱们市政府在,还能关注一点,出了省上万人实在照顾不到,就会出现健康问题,所以尽量在前期一次性多考虑一点。”

 

许连说:“夏英同志考虑的很全面啊,这就是咱们纯朴的老百姓,不下去走走,是真不知道咱们老百姓已经困难到这种程度,一件衣服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家人。”

 

这一捧一贬,差点没把朱洪文鼻子气歪,就差没指着他的鼻子说他脱离群众了。

 

祁同伟点头,“夏英同志考虑的很好,能不能这样,大巴车送人过去,返程的时候再批点大衣过来,到时候用成本价卖给老百姓?”

 

祁同伟没有大方的说送,任何一个小东西变成几十万份就是一笔大的支出,赠人以鱼不如赠人以渔。

让经济流动起来,人人都能就业,人人都能赚钱赚,才是真正的大方。

 

夏英说:“可以,我跟车队负责人说一下,另外联系驻汉东的同志,看能不能社会募捐一下,尽量减少咱们市财政压力。”

 

祁同伟赞扬道:“还是女同志心细,我在汉东商界还有些名声,你们可以试一试,看有没有用。”

 

说着又看向其他人。

 

朱洪文正了正身姿,准备发言。

 

哪料祁同伟的目光直接略过他,看向副市长兼西铁区区委书记易学习。

 

“易学习同志,你呢,最近有没有什么收获?”

 

易学习永远是那副不苟言笑,“收获是有的,还不小。

 

最近这两个月我一直在基层走访,了解了不少的新情况,咱们北山市工业基础还是很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