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卷宗里的疑点

 “这次观政,孩儿需要府里支援一些人手。”

 朱允熥说道。

 蓝老太君慈祥地笑了,“说吧,都需要什么样的?”

 “孩儿需要十个管事嬷嬷,十个账房,一百个护卫。”

 “还有呢?”

 “没了,这些就够了。”

 “不要钱粮吗?”

 “暂时用不上。”

 蓝老太君当即吩咐儿媳妇,

 “给熥儿挑选精明能干的。”

 开国公夫人点头应下,

 “熥儿需要的时候,直接来府上带人。”

 她们答应的十分爽快,根本不问要人手干什么。

 ~

 朱允熥用了午膳就告辞了。

 他还要去凉国公府。

 开国公夫人亲自送出内院,看着他离开,才回了观音堂。

 蓝老太君已经去了佛像前,烧香念经,

 感谢佛祖保佑让孙儿上进了,女儿九泉之下也能瞑目了。

 等她念了经,开国公夫人上前搀扶她起身,去西厢房坐下。

 开国公夫人有些疑惑,

 “熥儿要这么多人手,是要大干一场吗?”

 老太君摇摇头,

 “我也看不透,他还要找他舅姥爷的,让他们老爷们商量去吧。”

 老太君坐了下来,欣慰道:

 “这孩子变了,沉稳多了,还有志向了。”

 开国公夫人开心道,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熥儿是有福气的人呐!”

 老太太眉开眼笑,

 还有什么比儿孙有出息更让人开心的呢。

 ~

 朱允熥一行人去了凉国公府。

 蓝玉不在家,下朝后就吃酒去了。

 朱允熥先去拜见了凉国公夫人,说了会话,

 然后去了书房,和蓝玉的幕僚王行谈了大半个时辰就告辞了。

 朱允熥挑了一个嬷嬷,两个护卫,

 嬷嬷很像东宫的郑嬷嬷。

 王行一直将他送到大门,看着他上马才返回书房。

 朱允熥没有急着回宫,

 时候还早,他想看大明京城的景象。

 信马由缰,任由蓝九和带路,在城里乱逛。

 国内战火熄灭,百废俱兴。

 京城一片欣欣向荣。

 朱允熥却知道,大明的一些顽疾已经埋下了种子。

 老朱已经开始了海禁,闭关锁国,

 大明为此争论了两百多年,开海,还是禁海,国策不断反复。

 现在的藩王体制,日后庞大的皇族会成为朝廷的极大负担;

 还有卫所……

 一代雄主的时代局限,为大明日后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两百多年后,这里将成为一片废墟。

 甲申国难,

 大明亡了!

 之后就是嘉定三屠、扬州十日、……《明史》案、……《南山集》案、……

 如画江山沦为火海地狱。

 寒风透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