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功败垂成(第2页)

 

金兀术指挥大军将杨再兴包围。

 

杨再兴寻得有利地形,同金军展开了顽强抗争。

 

战斗中,他不幸中箭,但他只是随手折断箭杆便继续战斗。

 

他不愧是岳家军的头号猛将和华夏正史里明确记载的四大百人斩将领!

 

这一战,杨再兴和三百岳家军勇士全部阵亡!

 

但他们却杀死了两千多金兵,大小头领百来人。

 

后来,张宪寻回杨再兴尸体火化,竟然从他的身体里找出了两升箭头!

 

杨再兴的阵亡殉国,是岳飞自北伐以来,从未有此悲痛的时刻。】

 

...

 

天幕下,无数的观众都沉默了,有的行军礼,有的站得笔直,都在向这勇猛无敌的将军致敬。

 

...

 

“将军勇猛!”汉武帝道。

 

“呜呜呜!吾想起了恶来...”曹操掩面哭泣。

 

“杨将军可比朕之叔宝、敬德!”李世民道。

 

“将军是我大宋的英雄!将军走好!”赵匡胤双眼通红。

 

“将军威武!”朱元璋道。

 

清朝,康熙本想说两句,感叹一下,表达一下自已的敬意,但是一想到金国是他们的老祖宗,虽然不是直系,但怎么说也是认的老祖宗,因此话到嘴边还是停了下来。

 

“反清复明!反清复明!”

 

“驱除鞑奴,恢复中华,向杨再兴将军敬礼!”

 

...

 

南宋,临安监牢,岳飞,岳云,张宪等人皆是泣不成声。

 

鄂州,岳家军里,无数的将士看到这一幕,同样是悲痛欲绝。

 

...

 

【十四日,张宪率军进攻临颍,金兀术不敢纠缠,留下少量兵力防守,然后转头集合了十多万大军攻向颖昌。

 

临颍被张宪拿下。

 

同一日,驻扎在颖昌的岳云率背嵬主动迎战金军。

 

岳家军将士无一人后退,杀得“人为血人,马为血马”。

 

这一战,岳家军斩金军五千余人,其中包括金兀术的女婿夏金吾,俘虏两千余人,将官七十八人。

 

史称“颖昌大捷。”

 

接连的失败,让金兀术彻底没了气,更是发出了那句历史著名的话语:“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金军大将韩常也不愿意再打了,派人向岳飞请降。

 

接连的捷报,让岳飞十分高兴,他对众将士道:“今次杀金人,直到黄龙府,当与诸君痛饮!”

 

只可惜,这一句承诺,永远也没有实现。

 

随后,岳飞下令全线出击,包围开封府。

 

十八日,张宪徐庆李山从临颍向东北进发,击败五千金军。

 

王贵从颖昌发兵,牛皋率左路军进发。

 

金兀术以十五万大军驻扎在开封府西南几十里的朱仙镇,负隅顽抗!

 

岳家军则在距离朱仙镇四五十里的尉氏县驻扎。

 

随后,岳云率领五百背嵬骑兵作为前哨抵达朱仙镇。

 

没想到,双方一交锋,被接连暴打,打出了心理阴影的金军就崩溃了,十五万金军大乱!

 

金兀术彻底失去了再战的勇气,准备北渡黄河逃遁。

 

然而,就在此时,一个北宋时期的太学生找到了金兀术,他对金兀术说岳家军马上就要撤退了,建议金兀术再等等,不要渡河。

 

金兀术不解,现在金军的胆气都被打没了,还怎么守。

 

那太学生说,“自古未有权臣在内,而大将能立功于外者!”,岳飞只怕现在自身难保了。

 

这个太学生不知道是哪里冒出来的,不过他显然是看透了南宋政权的软弱。

 

且不说之前岳飞的几次北伐还没出发就收到那些闹心的诏令。

 

就之前长驱伊洛和这一次,岳家军打下大量的地盘,南宋就是不派人来接手,就可见一斑了。

 

金兀术听后,放弃了渡河,准备观望一下。

 

果然!

 

完颜构在北伐抗金一事之上,向来是反复无常,只想要保住南方的几大防线。

 

七月上旬的时候,秦桧就指使狗腿子罗汝楫对赵构说什么兵危将少,民困国乏,请求让岳飞班师。

 

七月十八日的时候,也就是张宪杀向开封之时,岳飞就收到了班师的诏令。

 

岳飞上书争辩说:“金国精锐都在这里,连番挫败已经让他们丧失了锐气,细作传信,他们都准备抛弃辎重,渡河逃走了。而且如今各路豪杰群起响应,士卒不畏生死,强弱之势已经改变,机不可失,失不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