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明末的情况(第3页)
...
...
“啥?这些主张看着很正确啊!这有什么滑稽的啊!”宋仁宗赵祯有点发蒙了!
包拯拱手道:“陛下,这应该是说他们光说不练吧。”
宋仁宗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那确实挺滑稽的。”
...
【类似的,看似正确的主张,东林党还提出了很多很多。
并且东林党的人,大多都看上去十分的清廉,不贪污不受贿,不畏权贵,不怕死,行事也颇有君子之风。
因此,东林党还有一个别称:“清流”。
在很长时间的里,对东林党的评价都还是很不错的,甚至于几百年后,还有一些人在称赞东林党的气节,廉洁,忧国忧民什么的。
随着东林大会越来越出名,参加的人越来越多,这些人的政治主张也开始影响到了朝堂,这个原本是学术会议性质的团体也逐渐变成了政治团体。
而前面咱们说到的那些乡党(同乡之党的意思),其实本来还只是抱团,不算很紧密的。
但在东林党的攻击之下,乡党也彻底成型,也就是什么齐党,楚党,浙党之类的。
而他们也给这些参加东林大会政治主张接近的人员起了个名字:“东林党!”
自此,东林党这个名号就诞生了。
...
虽然这些乡党的很多成员都掌握了朝廷很多大权和实权官职。
但是面对着东林党“大义凛然”“义正言辞”“慷慨激昂”“忧国忧民”“大言炎炎”“大放厥词”的攻击,这些乡党居然顶不住了。
于是,这些乡党不再像以前一样,不同地区各自抱团,而是再次来了大抱团。
就比如像齐楚浙宣这四个乡党,就抱团在了一起,一通对抗东林党,史称齐楚浙党!
而东林党呢?
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的彻底的变质!
就这样,明末最残酷的党争爆发了。
而党争里最可怕的现象也出现了。
那就是:为了反对而反对!
只要不是自已人提出来的事情,不管是正确还是错误,不管是有利还是有弊,一律反对!
只要跟我们意见不符,那就是贪官、是庸官,是人渣,是祸国殃民,必须处理掉!】
...
“混账,可恶,这些苟日的东林党,你们说什么就是什么,扯淡!一个个都该死!”
朱元璋气得不停的拍桌子。
...
“一群垃圾,就知道空谈误国,还意见不合就是错的,谁给这些人定义正确和错误的标准?都该全部斩首!”
汉武帝冷哼了一声。
...
【到了天启年间,大太监魏忠贤受天启帝信任,掌握大权。
齐楚浙等等乡党一看,挡不住东林党的进攻了,那干脆就投靠魏忠贤吧。
于是,东林党人也给他们起了个名字“阉党!”
就此,双方再次展开了激烈的党争,但这一次,魏忠贤后面有皇帝支持,东林党人暂时落了下风。
不过很快,天启皇帝病死,傻乎乎的崇祯帝上位了。
他一看,这些东林党人都是好人啊,一个个的不贪污不受贿,都是君子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