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治沙
【最终,在国府的消极防御之下,倭寇开始了全面入侵,一路平推,打得国府节节败退。
千年前,南宋的汉奸赵构、杜充为了阻挡金军!决了黄河,虽然没有成功淹死几个金军,但是淹死了20万百姓和数百万百姓流离失所!
千年后,又有大统领、汤司令,炸了花园口。
虽然他们也没有淹死几个倭寇,但是却淹死了89万百姓,造成数千万人受灾,流离失所。
几年之后,河南又遭到旱灾的暴击,300万百姓活活饿死,也可以说与这次人为造成的黄河灾难密切相关。
而兰考县的盐碱地就是因为这次的洪水泛滥,而导致形成了大面积的盐碱地。】
...
“啊!”赵匡胤怒吼了一声!
...
慈禧时空,一群人再次怒吼起来。
...
天幕下,无数人纷纷的咒骂着。
...
【而此后,又因为战乱,这里的情况一直没有怎么改善。
直到新华夏成立之后,这里的情况才逐渐改善,但因为底子太差,人力有限,科技实力又约等于没有,所以像这种大面积的恶劣情况,改善也有限。
后来,我们更是遭遇了罕见的,持续三年的各种自然灾害,导致情况越发的恶劣。
而兰考就是全国所有地区里面,情况最差的那一个。
那时候,没有一个官员想要到这里来,因为这里到处都是灾民,到处都是饿殍遍地。
虽然官府一直在调动其他地方的粮食、资源在支持这里,但其他地区,乃至全国的情况也就那样。
最终,有这样一个人,毅然来到了这里,当了县令,他节衣缩食,带头号召所有官员一起缩减供应,节约一点是一点,都用来帮助百姓。
同时,他四处走访考察,用双腿走了2500公里,问农民,问学者,成立了除三害队伍(沙,水,盐碱),并制定了分级治理方案,分期治理的计划。
在他带动下,三十多万百姓万众一心,种植喜沙土、耐盐碱的泡桐树、花生等植物,既可以改善环境,还是农作物,经济作物。
同时,又带着百姓挖水渠,疏通河道,让兰考的河流恢复自然流动状态。
经过半年的努力,兰考百姓堵住了黄河风沙口处,改造了9万亩盐碱地,疏通河道160多条,使得兰考县的情况大为改善。
然而就在一切欣欣向荣,百姓们充满希望,干劲十足之时,这位县令却因为长期忍饥挨饿,营养不良,加上本来就有严重的肝病,还长期带病坚持高强度工作,导致他最终因重病倒下,医治无效,溘然长逝,享年4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