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怯薛军(第2页)
就和汉武帝的羽林卫,洪武时期的十二卫亲军(后面变成了最多二十六卫,大名鼎鼎的锦衣卫也属其中)差不多。
只不过,汉武帝的羽林卫有没有跟着霍去病去暴打匈奴就不知道了。
公元1204年之时,铁木真为了保护自已的安全,挑选蒙古贵族,功勋的子弟,部落精英等组成了1000人的禁卫军。
在1206年,蒙古帝国建立后,怯薛军发展成了万人规模,并正式成为了一种制度。
一般都由四个怯薛长统帅,初代的四怯薛长则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蒙古四大猛将:
木华黎、赤老温、博尔忽、博尔术。
并且,怯薛军和其他时期的各种禁卫军不一样,其他王朝时期的禁卫军大多都是负责守卫皇帝,守卫京城,很少有出去对敌的!
要真是遇到禁卫军都要对敌的时候,那怕是这个王朝的情况大概也不太好了。
但蒙古帝国是游牧帝国,所以怯薛军就发展成“大汗守卫”“军队精锐”“行政助手”三大功能为一体的亲军。
怯薛军是蒙古帝国的最强部队,是属于轻骑兵类型。他们一般都会随身携带两张弓,一张远射,一张近射,十分擅长在奔跑之中进行骑射。
战斗时,他们往往是组成一个半月型的阵法,包围敌人两侧进行攻击。
如果敌人追上来,他们则可以快速撤退,并且在撤退过程中,还能转身射击,当真是让敌人追也追不上,还要挨上几箭。
凭借着这种战术,在蒙古帝国西征欧亚大陆之时,打垮了西方不知道多少的精锐军队,为蒙古帝国的扩张立下了汗马功劳。
其中,比较出名的战役如:
1204年,蒙古统一之战中的纳忽山之战,乃蛮部太阳汗冲击铁木真的中军。
铁木真就是靠着一千人的怯薛军挡住了乃蛮部的冲锋,然后配合其他部队,最终击败了乃蛮部太阳汗,为蒙古帝国的建立消除了最大的对手!
1220年,蒙古西征之时,和中亚强国花剌子模对战。
在花剌子模的都城撒马尔罕,怯薛军充当先锋,率先攻破防线。
而后,花剌子模又组织反击,还出动了重甲骑兵,准备冲击铁木真大营,但结果被怯薛军快速组成军阵挡住并击败!
最终,撒马尔罕城投降!
1223年,蒙古追击花剌子模残余势力,碰上了罗斯各公国和钦察部落的联军。
这罗斯公国就是北极熊帝国的前身!
双方在迦勒迦河(卡尔卡河)决战。
其中蒙古军包含怯薛军在内总共2万人左右,联军则是8万人,其中也有重甲骑兵。
不过,感觉这些联军有点呆,过程我也不是很清初,好像是率先让重甲骑兵发起了冲锋,结果让蒙古轻骑兵用诱敌之计给拉扯了一番,累得够呛,然后把阵型搞乱了。
这时候,怯薛军抓住机会,从两翼冲过去,非常快的就彻底把联军的军阵给彻底打散。
最终,这场战争以蒙古全胜结束,其中蒙古的伤亡很低,而联军伤亡达到了五万人左右。】
...
“啊?率先让重甲骑兵冲锋?这不是找死吗?”金兀术一脸的嫌弃的说道。
...
【又比如在1211年,蒙古和金国对战之中的野狐岭之战(张家口市)。
这是蒙古和金国攻守易型的最关键一战。
蒙古调集了十万大军,金国则调集了45万大军。
虽然金国兵力更多,但因为分散驻扎,被铁木真以点破面,集中优势兵力,以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歼灭战战术,在野狐岭将金军一举打爆。
其中怯薛军又是承担了先锋,率先突破了金军的防线,造成了金军的溃败。
这一战之后,金国的胆子都被打爆了!
三年后,金宣宗因为惧怕蒙古,就迁都到了北宋故都开封。
这一次的迁都被后世人称为金国最烂的一步棋,这一迁都,金国的最后一点胆气也没了。】
...
“可恶,可恶!这些该死的蒙古人,看朕怎么弄死你们,铁木真,朕弄你们的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