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老夫要亲自去监督(第2页)

 孙谦傻眼了,淮河年年都决堤,哪年不淹死几个人? 

 今年的险情其实并不严重,有都水司的郎中坐镇已经足够,何须工部尚书亲自到场? 

 范景文说完之后,收拾东西,真的就走了。 

 孙谦挠了挠头,不明所以,只好带着银票来到李家的铺子。 

 李新见状,不由得眉头紧皱,问道:“范尚书这是不给我李家面子?” 

 “李公子言重了,范尚书已经赶往淮安府,亲自督办治水事宜,如今工部大小事由两位侍郎做主,忠烈祠图纸修改由左侍郎宋大人负责,在下不敢善做主张,这些东西……” 

 说话间,他将银票原数奉还。 

 “您还是拿回去吧。” 

 李新轻笑一声,说道:“两位侍郎?你的意思是嫌少了,我还要再准备一份?” 

 “不敢,不敢……” 

 孙谦连连摆手,说道:“李公子就当在下今天没来过,在下什么都不知道,告辞!” 

 说完之后,不敢逗留,转身扬长而去。 

 李新看着孙谦远去的背影,忍不住自言自语道:“我倒要看看,你们这个左侍郎,拿什么跟我爹斗!” 

 转眼三日时间已到,宋应星拿着修改后的图纸去寻范景文,这才知道人已经走了。 

 于是,他来到另一件公房,打算跟汤若望商量一下。 

 汤若望的新式火炮正在紧要时刻,根本顾不上,只能委婉地将人往外送。 

 宋应星看了一眼图纸,随口道:“炮膛长度和厚度不成比例,这样很容易炸膛。” 

 汤若望略显迟疑,问道:“宋侍郎也懂火器?” 

 宋应星点点头:“宋某平日里喜欢读些杂书,对火器略有研究。当初在汀州府任职之时,曾见过一些洋人的船上装备类似的火炮,只不过,他们的炮身较短,汤侍郎这个应该是改良版,可是,仅仅加长炮身,厚度却不变,肯定要炸膛的。” 

 “唉!” 

 汤若望正愁找不到人说话,当即拉着宋应星坐下,然后说道:“你说的这些,我也明白,可是,陛下的要求是保持威力不减,但是要便于携带,除了减少炮身重量,我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宋应星听完后,皱起眉头,陷入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