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筵讲(第2页)

 骆养性心中疑惑,本想要问个明白,还是忍住了。 

 杨廷鉴忙着研究火器,哪有时间去跟那些人讨论儒学? 

 没想到,消息送去之后,杨廷鉴火急火燎赶来。 

 刚刚进城,就被骆养性拦下,问道:“杨翰林,你来做什么?” 

 杨廷鉴说道:“当然是讲经论道!” 

 “不是,你……忙完了?” 

 “实验忙不完,今天趁着人都在,我陛下跟他们辩个高低!” 

 骆养性疑惑道:“杨翰林,你究竟要做什么?” 

 杨廷鉴哼了一声,说道:“当初我被人推到台前,成了出头鸟,还被他们背后说三道四,这笔账必须算个清楚!” 

 骆养性不知说什么好,短短几个月的时候,杨廷鉴似乎跟变了个人一般。 

 当初儒雅随和的气质消失的干干净净,现在更像是个睚眦必报,有仇等不到隔夜的莽夫。 

 不过想想倒也合理,毕竟是研究火器的,整体跟火药打交道。 

 那玩意一点就炸,怕是潜移默化中,已经对人的性格产生影响。 

 福满楼已经被围的水泄不通,全城的读书人都来了。 

 三楼大堂,礼部尚书钱谦益携朝鲜国大儒洪子新坐在主位,其他人论资排辈,依次落座。 

 能享受座位的,要么是朝中官员,要么是顺天府有名的大儒,在士林中颇具影响力。 

 其余的年轻学子则站在周围,正在认真听洪子新授课。 

 “今日吾等共聚于此,非仅为聆听一经一义,实乃欲寻得治国平天下之真谛。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此言何意?非仅表周公礼贤下士,更在言明,为君之道,在于广纳贤才,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周公制礼作乐,意在何处?在于定分止争,在于调和阴阳,使君有礼,臣有义,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此乃大道之行也。天子者,非独治天下之人,乃天下万民之公仆也。故天子不可与民争利,当以民为本,让利于民,藏富于民,而后民安国泰,礼乐兴盛。” 

 “吾观大明,皇帝陛下虽有革新之志,然行事未免操切,朝野间多有非议。诸位当以笔为剑,以理服人,倡言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呼吁陛下广开言路,从善如流,使大明之治,归于正道……”